正文

教孩子给予和分享(1)

斯波克教子宝典 作者:(美)本杰明·斯波克


 

真正的慷慨是不能像教乘法表一样通过口授和训练来教会孩子的,因为比起朋友之间出于礼貌的慷慨,或是给亲朋好友赠送生日礼物来说,慷慨是更为根本的东西。真正的慷慨来源于爱,那种最深刻、最强烈和最持久的感情。如果孩子们心里没有爱,那么教会他们分享和给予就很有限。

即使那些内心拥有许多爱的孩子们,在表达慷慨时也是需要一些帮助的。父母们应该知道,在童年某些特定的阶段和特定的情境下,他们会更容易学会慷慨大方。

孩子们生来就准备好了学习爱,并在适当的时候回馈给父母。当父母们没有爱可以给予的时候,他们的孩子也绝不会变得有爱心。我们知道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对两类孩子的成长做了比较,一类孩子是由有责任感、有爱心的父母抚养大,另一类孩子是由不可靠的、没有同情心的父母抚养大。爱,是通过父母在孩子不同年龄、用不同方式来表达并被孩子们所理解的。对于小婴儿来说,当他们不舒服、不开心的时候,比如饿了、冷了、累了或是肚子疼,这时,父母的爱是通过随时准备给予他们安慰来表达的,你的宝宝因此学会信任和理解这种信任。

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让他们沐浴在微笑、拥抱、夸张的赞美和亲昵的耳语之中,结果是你可以看到宝宝喜悦的回应。

在2~3岁的时候,孩子表现出对独立的渴望,他们坚持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和说“不”的权利。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更多地感受到他们需要依赖自己的父母。他们害怕与父母分离,对陌生人保持警惕。有爱心的父母会很巧妙地表现出他们理解这两种相反的需要,他们一方面不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毫无约束的,另一方面让孩子体会在一些争执中获胜,这样反而避免了更多争执。

3~6岁的孩子通常自己感觉足够独立了,像个小大人,他们变得不再那么喜欢争辩,更为友善,更喜欢合作,更容易相处。这个时期,因为崇拜父母,所以他们极力模仿,像父母那样说话,像父母那样穿衣服,尽其所能地扮演父母的角色,假装像父母一样结婚并有自己的孩子。这个年龄孩子的友善和多情使他们准备好了去学习分享和给予,并且享受这份情感。

6岁之后,孩子们会感受到内心重新燃烧起来的对于独立的渴望,他们不再心甘情愿地对父母言听计从,转而观察与自己年龄、性别相仿的孩子,像他们一样说话,像他们一样穿衣打扮,拥有同样的游戏内容、爱好和理想,他们开始了一个关键的转折——从做一个家庭中的孩子转变为做一个外部世界的人。

现在,让我们更深入地看一看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于慷慨的准备程度。即使是在1岁以前,当宝宝啃一片面包时,他也会笑着把被口水湿透的吃剩的面包递给妈妈,这笑容中既有爱也有自豪。我想,他的自豪是来自于对成人行为的模仿。妈妈可以通过咂着嘴巴有滋有味地品尝这片小小的面包,来鼓励宝宝的慷慨行为。在1岁刚过的时候,宝宝刚会走,他会与妈妈的客人保持距离,并仔细地观察她大约15~30分钟,好像在看接近她是否安全。他现在既害怕又渴望交朋友,他确认自己喜欢她时,会慢慢地走到她跟前,给她一个自己喜爱的玩具,甚至也许是他最喜欢的安慰物。她伸手去接,他允许她拿着,但是不能拿走。我想说的是,他有慷慨的冲动,但是让他放弃自己的宝贝还是超过了他能够接受的方式。这对成人来说可能觉得有点困惑,因为成人会认为给予和放手这两个动作是连贯的,给予之后就应该放手。

两岁的时候,孩子们观察他们的父母,并模仿任何他们能做到的,特别是他们认为能帮忙的,比如,给小宝宝拿一片尿裤,或者把刀子、叉子、勺子摆在餐桌上。我认识一个2岁的孩子甚至能把他的安慰奶嘴送给比自己更小的宝宝,这个行为简直太慷慨了!但是,当宝宝长大到足以开始抢夺大孩子的东西时,这种行为会突然终结。

这种对父母和幼小婴儿自发的帮助,相对于与其他同龄孩子分享玩具或与他们合作游戏,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事实上,在这个年龄阶段,当另一个孩子试图用他的东西,并跟在他后面猛地抢走他的东西时,他还是会愤怒地哭喊:“那是我的!”或者他会用玩具打那个孩子或咬他。

两岁的孩子喜欢看其他孩子玩并且模仿他们,有时这被称为平行游戏,但是这不能与合作游戏和分享相混淆。

现在让我们聊聊怎样帮助孩子成为给予者。不言而喻,孩子们从出生到成年需要一直感觉到是被疼爱的,父母的爱不仅仅是拥抱和亲昵耳语。父母的爱要满足孩子合乎情理的需要:亲密接触,赞赏他们的成绩,当他们身心受伤的时候给予抚慰。父母还应该知道,弟弟或妹妹的降生会让他们嫉妒,要怀着理解之情和他们谈一谈这种复杂的感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