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节:常见疾病的中医调理法则(1)

养生的智慧 作者:樊正伦


第五章 常见疾病的中医调理法则

找对根源,高血压的治疗更有效

中医不把高血压做为一个病症来治疗,认为它是一种现象,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同的,可能是肝阳上亢,也可能是痰淤互结,找对了根源,治疗就顺水推舟了。

严格地讲,血压高在中医中是一种现象。你觉得头晕了,甚至有的人头不晕,去量血压,西医就会告诉你这是血压高了。

西医把血压高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所谓原发性就是没有其他疾病,就是血压高了;继发性的高血压就是你由于别的病,比如肾病或者其他的疾病造成血压升高。

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为什么会产生高血压呢?西医现在的结论是:原因尚未查明。原发性高血压说有可能是遗传因素,有可能是个体因素。西医认为就现在的手段还不能查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高血压这一事实,他们认为高血压会造成人体心、肾脏功能的损伤,所以就对症治疗,采取扩张血管的方法来降低血压,减少心、肺、肾脏的负担。这就是西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它的作用很单一,因为血压高了就使你的血管的压力大了,用扩张血管的方法,只要吃进药去血管一扩张,压力就减小了,血压就降下来了,你就觉得舒服了。正是因为治病针对的单一性,决定了西药治疗高血压方面的效率是很高的,很多降压药吃进去就管用。

中医怎么看待呢?中医对高血压有不同的看法。在中医学里没有高血压这个名字,高血压在中医中可以被归纳在这么几个方面:肝阳上亢,就是临床表现头晕目眩;痰淤互结,头晕脑胀,四肢发麻,脾胃虚弱。这些都可以出现我们所说的高血压的症状。那么中医在治疗高血压上首先看什么呢?临床表现出的头晕、心慌、手麻,甚至抽搐的这些症状,中医就会分析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肝阳上亢的话,就得用育阴潜阳的办法,就是让你的阴阳平衡起来,让往上走的阳气能够降下来,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如果是脾胃虚弱,这时候肝阳上亢是一种现象,而脾胃虚弱是主要矛盾的时候,就要用益气健脾的办法。如果你吃得特别多,血脂特别稠,低压特别高,属于痰淤互结的话,中医就得用化痰祛淤的办法。

也就是说,在西医中同样被诊断为高血压的,在中医这儿就要因人施治了。中医会根据人不同的发病、不同的状态,把望、闻、问、切四诊结合起来,加以调整。如果是肝阳上亢造成的高血压,吃了些育阴潜阳的药就能下来,有人说中医降压慢,但实际上吃了药就能降下来,一点也不比西药慢。如果是由于痰淤互结造成的,就说明你血管里的血已经变得粘稠了,变成了黄河或者淮河的水,不加大血管的压力是过不去的,这时候只有让黄河的水变成清水,血压才能够恢复,血管的弹性才能够进入正常状态。要知道,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清水变成黄河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这个治理的过程也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一般中医对于急性的或者是症状型的高血压,用育阴潜阳的办法很快就能降下来,但是对于那种低压很高,伸开舌头是紫色的,舌系带就像那蚯蚓似的那种痰淤互结型的高血压,就得假以时日了。欲速则不达,冰箱里面冻瓷实了,你敢拿开水烫吗?一烫的话里面冻的肉肯定都完了,所以只有让它慢慢地缓下来。

血压高在中医看只是一种现象,我见过一个大出血的病人,血压始终是一百多,低压就一百多,而且怎么也不行,用降压药也降不下来。由于她大出血以后,脾胃弱了,血管里没血了,心脏的功能也弱了,你想心脏功能弱,血管里没血了,又要维持生命,血管就得加大压力。这时候用点补血药,血一上去血压就下来了。恐怕这个问题就不是单纯用降压药的问题。

因为中医是治本的,所以对于不同类型的高血压,中医的治疗绝对不仅仅只针对高血压,而是针对你的全身状态去的,把全身和脏腑的状态调整好了,血压就会正常了。

老年人就该养肾精,活血通络,预防骨骼退化

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在50多岁以后就开始坚持服中药调养,不要等事已成再去做,在用中药补骨生髓的同时,要注意多喝点骨头汤,以髓补髓,另外还可以多吃一些坚果,像核桃仁、花生仁、腰果,这些果子都是果实,是植物为了延续它的后代,把所有精华都集中到那儿了,有很强的补肾作用。我么看那核桃仁长得像脑髓一样,中医说"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精充盈了,骨髓、脑子就得到补充了。

西医最大的特点就是哪儿坏了修哪儿,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开车出了事故,事故就像病一样,那西医怎么办?西医就像汽车机械师,只要出了事故,他得把发动机、油门、刹车都进行检查,如果检查完说哪坏了,轮子的问题就要把轮子换了,发动机有毛病就把发动机换了,刹车不行了就得换刹车。而中医呢,中医就像交通警察,首先是在路上争取把事故减少到最少,没有最好。如果出了事故,首先要看看今天天气阴不阴,地上滑不滑,司机喝没喝酒,它们两个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老年人骨关节退化是常见病,也是很多人在过了中年以后一定要注意的一种疾病。为什么会出现呢?中医认为,五脏包括肝、心、脾、肺、肾,其中肾是非常重要的脏器,肾是干吗的?是藏精的,它的生成最晚,在中医理论中"肾主骨生髓",是主骨骼的,肾精可以生化成骨髓,而骨髓是濡养我们骨骼重要的物质基础,这是中医的理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