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节:我们真的是同一种生物吗?(4)

为什么男人不听女人不看地图 作者:(澳)亚伦·皮斯


男女之间的差异,指的不是不平等。平等是指可以自由选择我们想做的事,差异指的是,男性所要的东西和女性不同。  

本书的目标,是要客观的观察男女之间的关系,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解读当中的含意,并想出解决对策,让你的生活过的更充实愉快。我们不提出假设,政策上的陈腔滥调,我们也不讲。如果有样东西看起来像鸭子,听起来像鸭子,走路也像鸭子,那就足以证明它是鸭子。我们的作法就是如此。  

这里展现的证据,揭露两性在本质上,倾向不同的行为模式。不过我们并没有暗指男性或女性该有某种特定的行为模式。  

先天形成论与后天环境论  

梅莉莎生了一男一女的双胞胎。女婴茉莉用粉红色的毯子包起来,男婴亚当用蓝色的毯子。亲戚前来探望这一对双胞胎时,带给茉莉的玩具是绒毛娃娃,给亚当的玩具是小足球和针织制的橄榄球。每一个来看婴儿的人都会逗弄茉莉,轻声和她说话,说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孩。如果是女性亲戚来,她们会抱起茉莉,温柔地拥着她。如果是男性亲戚来访,他们的注意力会放在亚当身上,不是戳戳小婴儿的肚子,就是把他抛上抛下、逗他玩耍,还预测小亚当将来会成为橄榄球员,而且是放大嗓门和亚当说话。  

每个人对这样的景况都非常熟悉。但是,大人的行为出现这样的差异,是因为生理构造所造成的,还是因为世代相传的习惯所造成的?是天生的,抑或是后天环境的影响?  

二十世纪中,大多数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我们的行为表现是受社会的状况,和周遭的环境影响而形成的。然而,我们知道,后天环境的影响,一种学习的现象,指的是从母亲那里承袭而来的行为。不管是人类或猴子,在教导婴儿方面,一向做得非常杰出。可是,科学家持相反的看法,他们认为生物学、化学和荷尔蒙才是影响行为模式的主因。从1990年开始,出现了一项具决定性的证据,证明了人在出生之前,大脑里就已储备了某些知识。男主外女主内到目前仍支配着我们的行为、看法,以及做事的优先顺序。哈佛大学里一项重要的研究显示,我们不仅对男女婴持不同的态度,连和他们说话时,所用的字眼也有差别。对小女婴,我们会温柔地说:“你好可爱。”“你是个小甜心。”“你是个漂亮的小女孩。”对小男婴,我们会提高音量说,“嘿,男孩!”“哇,你好强壮!”  

不过,给女孩芭比娃娃,给男孩无敌铁金刚,这对男女不同的行为模式并没有影响,顶多是让这种不同更明显而已。哈佛的研究中,还发现大人对待男女婴不同的态度,只是更加强调男女之间原本就存在的差异。当你把一只鸭子放在池塘上,它就会开始游泳。看看水面下,你会看到鸭子的脚掌有蹼。如果分析鸭子的大脑,你将可以发现,里面早就有了“游泳”的行为模组储存在内。池塘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刚好在那里让鸭子下水的东西,而不是让鸭子产生游泳行为的原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