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节:学习的第一原则:从简单的地方开始(13)

学习高手的三驾马车 作者:李晓鹏


3.日常学习的乐趣,主要来源于学习本身的成就感

只要能感到自己取得了进步,就会自然地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果屡遭挫折,就会对学习丧失兴趣,对自己丧失信心。多做跟自己水平相符的题目,可以让自己不断地找到学习的成就感,也就保持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缺乏毅力,其实解题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不需要太多的毅力,其间的秘诀就是不要理会那些明显超过自己现在水平的题目。如果能在解题中找到乐趣,那么这种乐趣将比外部的奖赏更能促使我们不断进步。

4.题目的难度会随着你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当你把那些半生不熟的题目彻底做熟以后,你自然就会发现原来那些"全生"的题目也就随之变成了"半生不熟"的题目,成为你下一步吃掉的目标。不要瞧不起那些看起来简单的题目,黄金就藏在其中。具体什么样的题目才是"半生不熟"的,你自己最清楚。这也是为什么李大鹏反复强调要"凭感觉"的原因。

5.勇于和老师沟通

告诉老师,你自己的水平如何,哪些题目可以不做。老师会理解的。但是不能完全丢开老师,去搞自己的一套。应该以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布置的作业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做一些微调。

6.为什么要把这个原则放在所有学习方法的首位?

因为它最简单,也最实用。如果你看到这里不小心把书掉进火里烧毁了,那么只要你记住这"一支火箭"--看书挑简单的看,题目挑简单的做--你仍然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如果你记住了所有的学习方法,却忘掉了这一条,最后的效果也不会太好。

附录1:记笔记需要注意的三大原则

第一、记录知识的体系或者说老师的思路

比如这节课老师讲了三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分为三个部分。一级一级地把体系和思路理清楚。看起来就像我们教材的目录一样。如果更前进一步,可以学习画思维导图来做笔记,把老师讲课的内容画成一幅思维导图,这样就更好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整理成目录形式的笔记,还是画成思维导图的笔记,目的都是一个:"提纲挈领,理清思路"。这跟做读书笔记是一样的。看完一本书或者书的一部分以后,可以把这段文字的框架结构整理成这个样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