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为“消费品”的文化(7)

群氓时代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


不为五斗米折腰,在我们当代人看来,不过是个文学性很浓的寓言故事。如果陶渊明能活到今天,如果他能开着沃尔沃去买别墅,折腰还是不折腰,就一定变成像哈姆雷特吟咏着“Tobeornottobe”那样所面临的巨大痛苦的选择。

在利益的诱惑下,“悠然望南山”的陶大人,我们很难想象,他是否也会像易中天教授那样,在众目睽睽下脱掉鞋子,面露暧昧的微笑,跪在地上演示古人如何行礼……

如何提升现实的生活质量,正在摧毁长久以来知识分子特立独行和刚正不阿的品质。在商业化过程中,他们丧失了使命感和自尊心,背弃了原有的价值,把灵魂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了商人,投入了所谓的“主流文化”的怀抱。

大众趣味的庸俗,使得当代的知识分子比生意人更像生意人。

其实,在教授们被以每次数万元的报酬拉到各个公司、论坛、企业家私人聚会去演讲的时候,他们其实应该知道,在这个势利的商业社会,你自己不过是个唱堂戏的表演者,只负责向出钱人提供娱乐。千万不要以为这些金融大鳄或者地产老板请你来是向你倾诉他们青年时代如何不能实现自己文学梦想的,千万不要去深究“永恒的自尊心”等等那样高深的字眼,也不要怀疑老板们暧昧笑容背后的东西——你只是被拉来助兴的戏子,平时你在电视上口吐莲花的夸夸其谈,就是你能被“牵”出来炫耀于众的本钱而已。只要你在电视和媒体上的形象趋于黯淡,只要有更有名的人取代了你,光芒过后,一切都归于平淡,你就不得不依旧回到书斋去爬格子。

我,赫连勃勃大王,在这样凭借我网上语言资本优势对知识分子品头论足,绝非出于破坏人家名誉的念头而想使自己因争议而一举成名,我只是出于这样的心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呵呵,因为,我还当然地深知:那些最在表面上谴责物质至上主义的人,也会借助这些反叛和另类的声音获取名声和财富。

对那些争着出名上电视露脸的教授们,大王说他们是“戏子”,其中这“戏子”一词,用的是昔日贬低的原意。他们当然比不上如今那些真正苦练基本功、服务大众的艺人们。

当然,只要能赢得金钱和喝彩,别说骂他们是“戏子”,即使骂得再狠一些,这些学者们都会如风过耳,不屑一顾,甚至会反嘴驳斥一句:

“眼红我们教授放下身架发家致富?这叫传媒时代新事物。有本事,你们也去电视上露露!嘁……”

电视!电视!电视!

电视,对于今天的人来讲,是个炫耀名气的最佳窗口,也是个憧憬美丽、虚假人生的最好安全地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