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两个冷战宣言(1946年)(2)

美国、俄国和冷战 作者:(美)沃尔特·拉费伯尔


只有毛泽东很是恼火。他后来回忆说:“斯大林想阻止中国革命,他说……我们必须和蒋介石合作。”苏联的政策很明显。斯大林更愿意看到一个混乱、分裂的中国,而不是蒋或毛领导下统一的中国,这样中国就不会威胁到俄国。毛泽东要是成为一个如此巨大的国家的领袖,就能在共产党世界内部挑战斯大林的权威。

看到毛泽东政权明显地被孤立,国务院就开始着手下一个目标:迫使蒋介石和毛泽东组成蒋能控制的联合政权,从而结束内战。但是蒋介石拒绝和共产党共处一室。他有更多直接的办法。当被问及中俄共产党有可能合作这一危险的时候,蒋回答道:“不必担心”,因为他“将剿灭共党”。 杜鲁门知道蒋的办法行不通,于是还是给蒋介石压力迫使其与毛泽东合作。

蒋介石和毛泽东的谈判破裂了,原因是双方在谁控制满洲的问题上争执不下。满洲是中国北方的工业重地,1931年以来一直被日本占领。1945年秋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利。俄国军队进入满洲解除日军的武装,然后继续留在那里,按当时在场官员的说法“科学掠夺”当地工业设备,用于重建俄国经济。 毛泽东和蒋介石争夺满洲,毛大获全胜,尽管杜鲁门试图帮助蒋介石,让日本军队在国民党到达前原地驻守,而拒共产党于防区之外。这位总统甚至派遣了5万名美国士兵帮助蒋介石北进。很快驻华美军增至 10万人。

眼见蒋介石地位动摇,杜鲁门派五星上将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前往中国履行其著名的使命,在蒋毛之间居中调停。按照马歇尔自己的话讲,他希望避免“悲剧性的结果:中国的分裂,以及俄国有可能重新攫取满洲的控制权,两者加起来的结果就会导致我们在太平洋战争的主要目标的失败或者损失。”对马歇尔这种对潜在的俄国威胁的担心,很少有美国人会不赞同。

1946年2月底,马歇尔制订出一个包括停火在内的协议。这是美国人、也是中国人自己最接近达成和平方案的一刻。到4月中旬,这项安排就进展不下去了。马歇尔后来更多地把这场灾难归咎于蒋介石,因为这位中国领导人坚持用武力夺取满洲。不过马歇尔也指出,在谈判的最后环节上共产党并不愿意“做出公平的妥协”,特别是在对其军队的处置的问题上。

蒋介石相信自己可以在军事上打败共产党军队,也相信美国除了提供其需要的所有武器外别无选择,于是他拒绝了马歇尔进一步妥协的建议。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位国民党领袖打错了算盘。国务院担心的事情发生了:1946年3月到4月,苏联在满洲的占领军突然撤退,给毛泽东的军队留下大批日本的武器和装备,由此毛泽东获得一笔厚礼。蒋介石随后发动了一次对满洲的大规模进攻,起初很成功,随后他的军队补给线延伸过长。到1946年底,毛泽东开始成功地发起反击。

在军事形势开始逆转之际,还有更坏的事情在等着美国人。华盛顿的官员警告说,中国民众“那种广泛存在却不能公开表达出来的怨恨情绪,正几乎全都转到美国人身上。”甚至美军都在承受着要求其撤离的压力。这是个可怕的困境。如果美国继续留在中国,“将会迅速成为……中国人仇外情绪……的靶子。”另一方面,美国必须要给蒋介石援助。据一位白宫顾问指出:“如果我们”和蒋介石“决裂”,“结果将会是我们在国共两方都没有朋友,在整个中国都没有朋友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