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女儿的成长家规(1)

培养20年后最棒的女孩 作者:云晓


家规,具有某种神圣的意味,让孩子的头脑里产生某种根深蒂固的认识,潜移默化间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很多家长看到“家规”两个字也许会感到纳闷,我们的小公主如此可爱,为什么还要设立一些麻烦的家规来约束她们呢?现在不是提倡给孩子自由吗,为什么还要约束孩子的成长呢?

事实上,我所提倡的“家规”与“给孩子自由”这两个理念并不矛盾。这就好比我们女儿的面前有两条路,如何去选择、走快点还是走慢点,我们都要给孩子自由,尊重她的发展天性;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告诉她一些常识,比如如何走才不容易摔倒,如何选择才能更快到达终点等技巧,这就是我所说的“家规”,或者说是“规矩”。如果说是自由让孩子成长得更快,那么规则则会让孩子成长得更好。

而我之所以有感于此,还源于在一次婚宴上,见到的一个小女孩:

小女孩5岁多的样子,穿了一身漂亮的公主裙,扎了一个红色的蝴蝶结,小脸圆圆的特别可爱。可随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却让大家感觉,小女孩再没那么可爱了。婚宴刚开始时,大人还没上桌吃饭,她却已经开始大快朵颐,弄得杯盘狼藉。当一个挨着她做的阿姨礼貌地问她“你几岁了,叫什么名字”时,小女孩竟然眉头一皱“我不告诉你,别打扰我”

最让妈妈感到难堪的还在后面,当新娘新郎来桌前敬酒的时候,小女孩竟然脱口而出说了这样一句话:“新娘好丑啊!”,妈妈的脸一下子就红了,赶紧说这孩子竟乱说话,最后新娘子弄得也很尴尬!

还是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某母婴用品商店搞了一次活动,当时需要填写一张表格,表格上有这样一栏:“你期望自己的孩子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到这样一个题目,记得我当时很慎重地写下了这样的回答:“我期望我的女儿长大成人后,成长为一个颇具吸引力的人,让众人都喜欢接近,而不是唾弃和远离。”

这是我的心里话,在教育方面,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最好的教育,就是要不断塑造孩子的性格;而在女孩的性格塑造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塑造一个知礼仪、有规矩,人见人爱的好女孩!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个小女孩,本来众人是十分想亲近她的,可一番言行之后,所有的人不禁纷纷摇头,再也不愿与她搭讪了。也许有家长会认为,身边少了几个人搭讪并不重要。的确,这并不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重要的是少了几个人的同时也会少了很多爱、少了很多欣赏、少了很多快乐。在一种孤单的环境中成长,又会加重她这种不良个性的发展,也许她会变得更为孤僻,也许她会变得冷漠,也许她会变得不可理喻 一个不被他人所亲近的人,自然也很难融入这个充满人情冷暖的大社会。

我常对身边的女孩家长说,我们是要对女孩的未来负责的,怎么负责?塑造她性格中“人人喜爱”的一面就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的女儿,终有一天要长大成人,终有一天要走入社会,她是能够成为一个人人喜欢与之亲近的人,还是一个人人避之而唯恐不及的人,往往就决定了她是不是成功的、是不是幸福的、是不是快乐的。

所以在女孩的家庭里,定几条有价值的家规是非常有必要的。

什么是家规?其实说简单点,就是一种家庭的文化,它的作用并不是束缚孩子,而是引导孩子、指导孩子 发现孩子做错了,拉她一把;发现孩子走偏了,在前面叫她一下。这种家规,或者说家庭文化,就像充斥在家庭中的一种“纠错的声音”,时刻在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怎么做好怎么做不好,让孩子自动自发地形成习惯。长期坚持下来,也就实现了我们“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不教”的最高目标。

为了给女儿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文化,在我家,最初的几条家规是这样定的:

爸爸没有下班回家,不能开饭;

好东西要全家人都在的时候才可以吃;

吃饭就在饭桌上吃,下了饭桌就没吃的了;

出门前,要告知家里人自己的去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