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永远都要坐前排(2)

培养20年后最棒的女孩 作者:云晓


产生积极的互动,对自己的学习很有帮助呢!

听着女儿兴致勃勃地说着坐前排的种种好处,我不由自主地就笑了,这就是我想达到的目的!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体验的过程中,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积极进取,也没有哪个孩子从小就有坐前排的意识 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体验的机会。孩子不喜欢坐前排,家长悄悄地为她创造机会,让她去体验那种与众不同的感觉,也许这很快便会成为孩子积极进取的契机!

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我一直坚信这样一个观念,方法总比问题多。不管女儿身上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只要父母动一下脑筋,都能成功地找到应对方案。就拿女儿不够积极进取、不敢坐前排来说,如果做父母的我们悄悄找老师沟通那么一次,让老师给予女儿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在学习方面,女儿肯定会更加积极地表现自己,更愿意与老师沟通,更愿意与老师亲近

不但是在学习上,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我也非常注意对女儿这种“前”的意识进行培养。例如,看电影的时候,我习惯抱着她坐在前面;坐公交车的时候,我也习惯拉着她的小手坐在最前面;甚至是一起走路的时,我也总会跟女儿比一比,看谁能走在前面 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行为影响下,这种“前”的意识,便悄然在她的内心深处开花结果了。

在教育方面,我始终相信孩子的性格是可塑的,不管我面对的这个孩子是牙牙学语的幼儿,还是已经走到了十几个春秋的高中生。我常常对周围的家长说,我们的女儿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家长就是那个可以扭转乾坤的雕塑师,女儿是内向还是外向,是胆小还是胆大,是怯懦还是勇敢,是自信还是自卑,关键就看家长如何雕琢。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能犯这样一个禁忌:发现了孩子身上有某些问题,却不去采取方法改善。没有发现问题,这顶多说明这对父母对女儿的成长没有用心,但如果发现了问题,却没有采取积极的行为去帮助女儿,那我们就真正成了失职的父母。

还是拿坐前排这件事来说,作为父母的你可能也发现了孩子的这一不好的习惯,但你是否积极用心地去帮孩子改变了呢?是否也用心地想过孩子这个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别的内涵呢?如果没有,那我们还能抱怨孩子总是低着头走路、总是那么自卑,总是那么不求上进吗?孩子身上的一些小问题,往往会折射出他们性格方面的大问题。发现了小问题,我们就要帮助孩子及时地纠正过来,这一点上,我们做父母的千万不能犯懒,一旦犯懒,孩子就可能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到最后与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

由孩子这次坐前排的问题,我还想到了很多,宁宁不敢坐前排,归根到底其实还是一个上进心的问题。如果她是一个上进心强的孩子,她自然可以做到事事争先、勇敢向前。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曾接触过太多的孩子,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但无论个性如何,有一点却是共通的:那些积极好学,从不用家长督促就能自动自发学习的孩子,大多具备一颗强烈的上进心:

肖潇,从来都是年级第一名,每次班级活动、学校活动都会第一个积极参加,问她为什么这么积极的原因,她这样回答:我就是要得第一名,就是想争先,就是要靠前!

王娜,做作业从来都不用家长催促,每次都能得优。听她家长说,她自己还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不认真把作业完成,绝不睡觉。

这些孩子为什么能主动地要求自己做到优秀,为什么能自觉地要求自己要争第一,为什么不甘于落后?因为她们具备极强的上进心。上进心,就是潜藏于孩子内心的一种魔力,一旦被点醒,就能爆发出让人惊叹的力量。关于此,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就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