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节:比较思维(12)

每天懂一点实用心理学 作者:江乐兴


破秦入关之前,项羽在新丰鸿门屯兵,刘邦在灞上屯兵,双方谁也不愿意让步。项羽手下的范增劝项羽乘机除掉刘邦,而项羽踌躇不决。这时刘邦手下曹无伤背叛刘邦,密告项羽刘邦要在关中称王,掠夺全部财富。项羽闻之大怒,发誓第二天就消灭刘邦,然而被刘邦收买的项伯向项羽说了一番花言巧语,项羽就打消了消灭刘邦的念头,并同意刘邦前来谢罪。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示意杀掉刘邦,而项羽却置之不理。最终,项羽的死对头刘邦在樊哙等人的保护下平安脱身,并很快置项羽于死地。

另外,在《三国演义》中,马谡熟读兵书,诸葛亮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才能。但最终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蜀军也战败了。

有人说,这是因为诸葛亮识人不明,但又何尝不是因为马谡一意孤行,置诸葛亮的依山傍水扎营的告诫和大将王平的劝谏于不顾,刚愎自用地扎营山上造成的?

即使是在现代社会,这样的人也并不少见,他们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以为自己就可以掌控所有大局,两耳闭塞,完全不听他人的建议。其实,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果非要"坚持一个人说了算",其结果也与项羽、马谡的凄惨下场无异。

程小姐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部门经理,她手下的员工总是干不到半年就要求调走,或者干脆辞职,原因就是因为她过于霸道,傲慢自大。每次工作会议,讨论新议题时,几乎都是她一个人开"一言堂",不容许任何人提一点儿意见。时间长了,很多人都忍受不了和她在一起工作。后来老总知道了她这个毛病,就毫不客气地把她辞掉了。

一般来说,"刚愎自用"的人的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在某一领域小有名气,而这也是他们自以为的"一个人说了算"资本,把权力紧抓在一个人的手里,不肯放一点儿权力给别人。

"刚愎自用"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它于个人的发展和自我提升不利,同样不利于团队价值的实现,轻者使人身败名裂,重者祸国殃民,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相反,如果能够敞开胸怀,积极接纳他人的意见,反而有助于事情的解决。

日本索尼公司总裁森田是一个能够接纳下属的建议的人,他几乎每天都会与下属共进晚餐,还经常聊到深夜。有一次,他看到一个下属看上去很不开心,便想办法安慰他。几杯酒下肚之后,下属终于说道:"来索尼工作之前,我一直认为这是一家很好的公司,认为它值得我为之努力,但事实上像我这样的基层员工只能听从直接上司。虽然他代表着索尼,但他不过是个笨蛋,而我做什么事情都还要征得他的同意,这太让我失望了。"森田震惊地意识到很可能公司里一大部分员工都有这样的想法,这太可怕了。于是,他很快就在公司里用广告的形式把公司里空缺的位置刊出来,以便员工们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工作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