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节:变通思维(13)

每天懂一点实用心理学 作者:江乐兴


"是的,我的确是吃了灵丹妙药,但我吃的灵丹妙药就是忙中偷闲,去散步,去赏花,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大脑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因此,这会议我是越开越精神呀!"

现在这个世界很忙碌,这就是现代人碰面最常听到的对话。现代人一再强调自己有多忙碌,好像这已经成为一种标准的生活模式了。一些人更是认为如果自己不够忙,就表明自己对这个社会是没有价值的人;一些人甚至还彼此竞争着看谁比谁忙呢!问题就在于,这种心态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对话的基调。所以,就算你当时有一段空闲的时光,当你碰到朋友时,你还是不由自主地告诉他,你是多么多么忙。虽然有时你说的可能是大实话,但是一再地强调自己的忙碌,就是在跟自己过不去,也是在排斥你的朋友与你接近。你很忙,的确没错,但是你的生活中不能光有忙碌,你应该还得有其他兴趣与爱好吧。

在一家茶馆前有这样一副门联:"为名忙,为利忙,忙中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求乐,拿壶酒来。"这就是养生、养心的精髓所在。

忙有时是好事,但过度的忙碌,除了伤身害体外,则别无益处可言。要善于忙中偷闲,在忙中找个机会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让休息方式多样化。这样,既可以放松绷得紧紧的每一根神经,又可让身心得到彻底的休息,从中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生活中总有做不完的事,爬不完的坡,善于"忙中偷闲",并在闲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才是理智的人。

有位女士因为应付不了日常生活的忙碌紧张,来找心理医生。她描述了从起床到上班这段时间要做的一系列事,其中有一件事是整理床铺。医生建议她试试两周不整理床铺。她当时很吃惊,但还是接受了这一建议:两周后,她笑容满面,轻快地走进医生办公室。她42年来第一次不用整理床铺,结果什么灾害都没发生。她说:"你猜怎么着,我现在也不把餐具擦得很亮了。"

因为这位女士学会了选择,她也容许自己不必十全十美,她从忙碌中解放了自己。

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也懂得享受悠闲。悠闲让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让快乐的心得以舒展,让烦恼随风吹去。

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就像那位女士那样,忙忙碌碌,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机会,而他们最终也许不仅错过了机会,还错过了享受悠闲的时机,从而丢失了快乐。

罗曼·罗兰曾说:"在工作与游乐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生活的艺术就在其中了。"用心细细体会这句话吧,相信你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20 删繁就简思维法--多余的都不要

在一座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每天都要外出化缘,小和尚每天都要学禅。小和尚看师父很辛苦,就对师父说:"如果买一匹马,您就不用劳累奔波了。"

老和尚就去买了马匹,这下他果然轻松了很多。这天中午他早早化缘回来,刚刚想美美地睡个午觉,小和尚突然跑进来说:"师父,今晚马儿睡哪儿呀?马儿总有个马棚的。"

老和尚听完小和尚说的话,觉得很在理,就给马儿建了个马棚。

马棚建好了,老和尚累了一天想好好休息一下,小和尚又说:"师父,马棚建好了,但您整天去化缘,而我又要学禅,就没有人养马了!我们还需要一个养马的。"

老和尚又采纳了小和尚的建议。

于是,老和尚聘请了一个马倌。

第二天,老和尚刚起床,小和尚就跑来说道:"师父,以前庙里就咱俩,饱一顿饿一顿的都无所谓。可现在人变多了,我们需要再请一个厨师呀!"

老和尚又聘请了一个厨师兼保姆。

吃完早饭,老和尚正准备外出化缘,小和尚又跑来说:"师父,厨师已经有了,但是庙里没有厨房,而且这个厨师年老力衰,不会算账,我们还要一个伙计买菜打下手。"

这时,老和尚突然明白了,他想:"以前的日子多简单、多轻松呀……"第二天,他便果断地卖了马,不久,他的生活就又恢复了原样,他觉得日子简单而快乐。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与其追求一些多余的东西,不如过最简单的生活。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具备一些删繁就简思维法,不要让一些多余的东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