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格力斯效应 冤冤相报何时了(1)

每天懂一点经典心理学 作者:江乐兴


海格力斯效应源于古希腊的一则神话故事:

在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英雄大力士叫海格力斯。一天,他在回家的途中,看见脚边有个像鼓起的袋子样的东西,很难看,海格力斯带着好奇之心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并成倍成倍地增大,把英雄海格力斯彻底激怒了。他顺手操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狠狠砸向那个怪东西。不料,那东西竟膨胀到把路也堵死了。

海格力斯奈何不了它,正在纳闷时,一位圣者出现在他的跟前,对他说:“朋友,快别动它了,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会小如当初;你若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

仇恨是一个会膨胀的袋子,就像海格力斯所遇到的那个袋子一样,开始很小,很不起眼,如果你忽略它,它就等于不存在,那么矛盾和仇恨也就自然而然地化解;如果你与它过不去,仇恨它、报复它,它会加倍地报复你。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两人发生了矛盾,有了摩擦,便心生怨气,互相指责对方,于是矛盾进一步升级,演变成“武力斗争”,加深了彼此间的仇恨。于是双方都挖空心思报复对方,结果弄得两败俱伤。

“你对我不仁,我就对你不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种不懂宽容的狭隘心理被称为“海格力斯效应”。这是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

海格力斯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以恨换恨恨无涯,以爱换爱爱无边

“以恨换恨恨无涯,以爱换爱爱无边。”这句简短的话诠释了仇恨给人带来的困扰和友善给人带来的快乐,它是对恨意的一次贬斥,对爱心的一种褒扬。它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只有学会与人为善,才会享受到爱和快乐。

有个男孩和朋友闹矛盾后,非常郁闷,便跑进山谷,对着幽深的空谷怒吼道:“我恨你!我恨你!”话音刚落,“我恨你!我恨你 ”的回声从山谷里连续不断地传来。

男孩继续叫道“我恨你,我恨你”,山谷里继续传来“我恨你,我恨你”的回声,男孩喊累了,只好沮丧地回到家里,伤心地向母亲哭诉:“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恨我。”

母亲问明原委之后,把男孩带到山谷,说:“孩子,现在你对山谷说: 我爱你! ”孩子照母亲说的做了,顷刻间宁静的山谷传来了不绝于耳的“我爱你,我爱你 ”于是男孩激动地跳了起来,很快就破涕为笑了。

这个故事形象而直观地诠释了一个虽简单却容易被忽视的道理:若要被人爱,定要先爱人;以恨换恨恨无涯,以爱换爱爱无边。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当你把一份关爱传递给别人时,内心也常常存留一份欣慰和感动。而别人得到你的关爱后,同样会回报你关爱,这就是以爱换爱爱无边。

如果别人不小心伤害了你,你就耿耿于怀,记恨于心,然后去报复别人,那么别人可能会对你产生恨意,这样一来,你们之间的“恨”就会不断加深。这就叫以恨换恨恨无涯。想要避免这种结局,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学会谦让,学会与人为善。要知道,只有善意才会感动别人,才会换来别人的善待。

明朝时期,山东济阳县的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家人给他寄来一封信,说老家盖房子时,为地基划界而与邻居发生争执,希望他凭借达官贵人的威望出面解决这件事。

董笃行看完信后,马上挥笔写了一封信,说:“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老家人接到回信后,觉得董笃行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在建房时主动表示让出几尺地面。

邻居见他们如此礼让,觉得有些羞愧,于是也表示要让出几尺地面。最后,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建好后,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胡同,当地人称之为“仁义胡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