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累 积 定 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

每天懂一点经典心理学 作者:江乐兴


真正的成功者,都是善于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的,或许小事、细节比较繁琐,或者说小事都是鸡毛蒜皮,过于平淡,但这就是工作,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成就大事前的积累。因此,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善于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这样才能让自己成为做大事的人。

启示2:点滴积累,漫长坚持

从时间角度来看,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需要累积,需要坚持,成功是一个忍耐的过程,因此,积累是对一个人毅力的考验。

王羲之是晋代的大书法家,他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二十年磨练的累积。他水池的水因长年洗笔而变成了黑色,这是他勤奋练笔、坚持不懈的最好见证。

积累一分学问,就是充实一分生命;每天看一页书,写一页笔记,就能让你积累丰富的学识。在美国哈佛大学,有这么一条人生哲学是老师必教的 读书求知是积累优势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这句话表明坚持阅读是丰富阅历、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当代美国顶尖的导弹专家享利·布莱顿说过:“地球一直在转,时代不断进步,若想跟上时代,就应不断地读书、求知。”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梦想、愿望、目标,都渴望成为一个成功者。然而,智大才疏往往是成功路上的最大障碍,不少人只看到别人功成名就时的辉煌,而往往忽略了他们成功背后的艰辛努力和不懈坚持。这就导致他们自怨自艾,认为运气不好,命运不公,在抱怨中消极度日。

还有一些人心浮气躁,平时不努力,小事看不起,只想坐等机会到来,结果当机会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却不知道如何把握,最终一事无成。这都是因为没有“累积”的意识,没有从点滴做起的精神。

当然,懂得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的人,并不一定就能成功。因为累积是对毅力的考验,有些人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成功还未到来就泄气了,于是目标动摇了。其实有时候只要多坚持一会儿,就能使量变发生质变,就能赢来成功。

上个世纪70年代世界拳坛英雄辈出,拳王阿里在4年内未登拳台,体重已超过正常体重20多磅,耐力和速度也大不如前,医生表示他已经无法再跨入职业生涯。然而,阿里坚信拳击比赛是一种考验精神力量的运动,因此他决定重返拳台。

1975年9月30日,33岁的阿里与拳坛猛将弗雷泽展开第三次较量(前两次一胜一负)。当比赛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经精疲力竭,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但他还是拼命坚持着,不肯放弃。他心里清楚,对方和自己一样疲惫,比赛到这个地步,与其说在比拳头、比气力,不如说在比毅力,谁能多坚持一会儿,谁就能获胜。于是阿里竭力保持坚毅的表情和誓不低头的霸气,双目如电,令弗雷泽不寒而栗,他以为阿里仍然充满战斗力。

阿里的教练邓迪敏锐地发现弗雷泽有放弃的念头,于是果断将此信息传递给阿里,鼓励他再坚持一下。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果然,弗雷泽坚持不下去了,他表示“俯首称臣”,甘拜下风。

裁判当即举起阿里的臂膀,宣布阿里获胜。这时,阿里还未走到台中央便眼前漆黑,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弗雷泽见此情景,如遭雷击,他追悔莫及,他为自己没有多坚持一会儿抱憾终身。

人生就是如此,不但要懂得坚持,还应懂得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多坚持一会儿。有的人走得稍远一点,就累得不行了,虽然他之前坚持走了很远的路,但是没有坚持到最后,最终遗憾地与成功失之交臂。有时候成功与失败存在于一念之间,就像弗雷泽一样,他的失败就在于放弃的念头出现早了一点,如果他再坚持一会儿,最终获胜的就可能是他。

累积定律告诉我们,累积是一个坚持的过程,如果在不该放弃的时候放弃,信念轰然倒塌,意志全线崩溃,那么之前的“积累”就前功尽弃了,本来唾手可得的成功便被拱手相让。当我们幡然醒悟时,才发现原来自己与成功只有一厘米、一分钟的距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