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二:愿景等于竞争
许多人常把愿景与竞争混淆不清。比如,把“打败某某人”当作愿景。竞争确实能作为设定愿景及其衡量尺度的一个有用方式,它能让彼此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但是在竞争过后,“愿景”一旦达成或没有达成,接下来你靠什么驱策自己设定一个新“愿景”?如何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增强?所以有专家明确指出:愿景不等于竞争。竞争是相对的,是为了战胜他人。而愿景不是相对的,是为了战胜自己。愿景的实现基本与别人没有关联,主要是自己的愿景与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合一”。日本人对于合一的境界有这样的描述:“到了合一的境界,一个人的愿景与他的行动之间,甚至连细如发丝也放不进去。”
(4)重塑或理清愿景
谁都想获得成功。然而,人为什么活着,从何处来,到何处去……面对这些问题,有多少人为之思考、彻夜不眠;又有多少人究其一生也没能了悟。能否有一个秘方来解决这个问题?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只是在回答之前,首先你必须学会自我剖析与定位,了解个人的主、客观因素。在此引用人力资源专家的说法,它包括:
·心理特质兴趣、性格倾向、智商、情商、潜能、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水准、态度、人格等。这些可以利用问卷测试的方法来发掘。
·生理特质性别、年龄、体能、健康、身高、体重和外貌。
·学历资历教育程度、培训经历、学习成绩、社团活动、工作经验、生涯目标。
·家庭背景父母职业、受教育状况、社会地位、家人的期望等。
·经济状况有无稳定收入、存款、不动产等。
·发展环境友伴、生存、配偶、行业、企业、地区、国家和世界等重要条件。
仔细分析上述的回答后,下面要进行的就是重塑和理清个人愿景。对于任何想获得成功的职业人士来说,能否重塑或理清个人愿景至关重要。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若缺乏愿景的引导,会造成行动的盲目;若有愿景一路随行,必定会将你早日引上成功路。以下三个步骤是专业人士在总结诸多成功人士的发展经验后得出的,相信也可以为迷茫的你指点迷津,帮你理清自己的愿景。
第一,想象实现愿景后的情景。
假如你得到了深深渴望获得的成果,那么——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景?你怎样来形容它?
你的感觉如何?
这种感觉是不是你真正所想要的?
第二,形容个人愿景。
想象你正在达成你一生最热切渴望达成的愿望,这些愿望会像什么样子?
请你回顾在你学童时代、高中毕业时、大学毕业时、参加工作后以及现在的个人愿景。其中哪些愿景实现了?哪些没有实现?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