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食物及其价值

怀斯曼生存手册 作者:(英)约翰·怀斯曼


人体需要食物提供热量和能量,无论生长、生殖还是伤病复愈都需要食物提供原料生成新的组织细胞。一名健康者利用自身贮存在组织中的营养可以存活一段时间,但是缺少食物时很难保证体温不会下降,很难保证过度劳累或者生病时身体状况可以得到完全的恢复。

幸运的是,人类是杂食性动物———我们既可以食用肉类,也可食用植物———从动植物王国中得到的几乎所有无毒性的东西我们都可以食用,当然还得考虑有无营养价值。只要小心谨慎,很容易就能避开那些有毒或危险的食物。我们喜欢饮食,因此一顿美餐无疑是极好的精神兴奋剂。在没有其他更多压力下,还是值得投入一些精力去掌握如何烹调,使得食物味道更加鲜美,更加适合自己口味。可以不断挖掘开发食物中令你感兴趣的奇异美味。

不能单一依赖最易于获取的食物为生,对于长期生存者来说,饮食中营养成分均衡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和能否获取食物一样重要。如果你露营于野兔过多的地带,导致你死亡的可能不是恶劣的外部环境,而是由于长期食用兔肉而导致的营养缺陷综合症。必须使饮食种类多样化,以保证合理均衡的营养比例,同时还能确保日常生理活动所需能量的消耗。其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其他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是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

能量需要

即便不从事任何体力活动时,要保证基础代谢平均每人每小时也需要70卡路里的热量———从而供呼吸和血液循环等无意识生理活动所需。卡路里是热量单位———1卡路里是指将1升水温度升高1°C所需的热能———它是研究营养问题时用来表示能量多少的一种方式。.不同食物所含的热量多少也均不相同。基本物质的热量质:

碳水化合物 1克 4卡路里

脂肪 1克 9卡路里

蛋白质 1克 4卡路里

最简单的日常活动———站立、坐下、生火等等———使得每人一天之中平均每小时需要额外消耗45卡路里的能量,一天下来就是2040卡路里的能量。如果算上从事其他各项工作,每天又需要多消耗掉3500多卡路里。不仅体力劳动而且脑力劳动和焦虑也都消耗能量,因此如果食物稀缺,应尽可能放松并保持冷静。不要浪费能量。

碳水化合物

食物中所包含的的大部分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它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不仅仅体力劳动,体内各项生理活动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它。碳水化合物最终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它由碳、氢、氧三元素组成,人体很易把它消化并转化成能量,这一过程也不需消耗大量的水分。它还可以阻止酮病的产生———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过度分解脂肪,从而导致消化不良、呕吐恶心等各种不适症状。但是碳水化合物也有两大缺点:不含有维生素B、可能会引起便秘。

自然界存在两大类碳水化合物

糖:存在于糖类、糖浆、蜂蜜和各种水果之中。

淀粉:存在于植物的块根块茎和谷物类种子之中。淀粉颗粒不易溶于冷水,但加热会使它们破裂溶化———所以块根块茎最好烧熟吃。

脂肪

脂肪同样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但其构成不相同,它们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分解时能提供双倍于碳水化合物的热量,通常贮存在皮下脂肪组织及器官周围部位。它们不溶于水,在被身体吸收之前需要很长的消化过程,而且需要充足的水分。脂肪能产热和隔热以维持身体正常体温,具有保护器官组织、滋润消化道以及贮存能量等功能。它们存在于各类动物、鱼类、蛋类、奶类、坚果以及某些种类的植物和真菌中。

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有机体的基本成分之一。它们是惟一含有可吸收氮的食物,因此是有机体生长和代谢必需品,并且构成了极为复杂的化学结构,也称为氨基酸,其组合方式有上千种之多。

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包括肉类、鱼类、蛋类和乳制品,以及植物中的谷类、豆类和坚果等。在某些块茎和其他的蔬菜中也含有少量。真菌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动物蛋白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所有氨基酸,但是而单一的植物类食物则不能提供必需的全部氨基酸,必须食用多种植物才可。

如果饮食中缺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蛋白质可以分解产生热,但会牺牲体内的其他需求,这样,身体在饥饿状态下会消耗自己的组织。矿物质

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包括大量需要的钙、磷、钠、氯、钾、锰和一些少量需要的铁、氟、碘等。除了骨骼和牙齿生长必需钙外,它也参与肌肉运动和血液凝结等生理功能。这些矿物质都在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量元素

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锶、铝、砷、金以及其他需要极少的化学元素,它们在体内的确切功能还不是十分清楚。

维生素

维生素在维持人体健康时,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防治疾病,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大约共有40种,其中有12种维生素为人体所必需的。许多植物类食品中都含有少量的维生素。暴露在日光下时皮肤自己可以合成维生素D,人体肠胃里的细菌也可以合成维生素K,其他种类就只有从外界获取了。脚气病,坏血病,佝偻病和糙皮病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所起造成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