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避身场所与帐篷的搭建方法(5)

怀斯曼生存手册 作者:(英)约翰·怀斯曼


有一种原产地为亚洲的竹子,它的高度可以达到30米(100英尺),它的直径可以达到30厘米(1英尺)。这种竹子在印度与中国都可以找得到。竹子的生长地通常是位于平原或者山坡上的潮湿地带。在非洲和澳大利亚,我们也可以找到原始种类的竹子,甚至在美国的南部地区,你也会发现有两种竹子在那里生长分布。

选择一根竹子,将它沿着竖直方向劈成两半,打通其中的竹节,然后把它安置在顶棚上,在下雨天就可以利用它收集雨水,同时也可以用它来作导水槽。劈开的竹节之间也可以相互连接,形成很有效的防水屋瓦。

将竹片劈成一个个的长条,并且把它展平,就可以用来制作平坦的墙壁、地板以及物品架等等。在竹节上每隔1.25厘米的地方,沿着垂直节面的方向剖开竹茎,就可以把每一段都展平成竹片的形状。

在竹节的节点的部位,竹子所形成的纸样的薄鞘,它也可以用作很好的建筑材料。

警告:

砍伐竹子时要小心。作为丛生植物,许多竹杆常常互相纠缠在一起,由于弯曲而且绷紧的竹杆会产生相当大的张力。如果贸然砍伐竹子,可能会引起竹杆的爆裂,暴露出锋利尖锐的断面。这些都很容易伤人。

在竹子的断裂面上,有着与刮胡刀同样锋利的刃口,它会导致严重的割伤。在竹杆的底部的外苞叶上,分布有蜇人的绒毛,它会严重的蜇伤皮肤。

在北极地区搭建避身所 在极地地区,你可以利用天然的凹坑或洞穴,它们可以成为你的简易的避身所。如果你恰巧携带有露营的装备,你可以先搭好帐篷,然后在帐篷的周围,和帐篷的上面,堆起尽可能多的松软积雪,用它来加强支撑重量的效果。在寒冷的天气下,积雪会被冻成固体的雪块,这时的你很难用坚实的雪块作材料,因为你首先一些工具,它们可以切割雪块,或者把雪块垒成适当的形状。而铁锨与雪锯,就是你在极地探险过程中所必备的工具。

至于雪坑和岩坑,它们都很容易辨认。但是,在北部的森林中,如果它们被大雪所掩盖,那么在针叶林中、树木枝条下,这些地方是否有坑洞的问题,就不是那么容易确定了。中等体型的树木,它的树干的四周可能会有一些空洞和空隙(如图a),在某棵大树的某个枝条下面,也很可能有个大坑洞(如图b)。在背风处的枝条下面,你可以用硬物来挖一挖,这样来确认是否有坑洞。

图a、图b

图c

即使只有松软的雪团,你也可以用它来构建防风墙。操作方法是,先用工具把雪块切割成条块状,再把它们垒在一起,这样就可以了(如图c)。这是搭建简单避身所的最省力的方法之一。

把塑料布或雨披盖在上面,它的下端用雪块稳稳的压在地面上,上端压在已经搭好的雪墙上,周围再用雪块围起来,就可以建成避身棚了。

在雪地上建设避身棚

要想切割紧密冻合的雪块,雪锯、铁锹和小刀是所必不可少的工具。符合下面的条件的雪块是比较理想的:雪块的强度恰到好处——既能轻松地支撑起成人的体重,又没有产生任何的塌陷,而且雪块也比较柔软,能被尖锐的物体刺穿。

具体操作时,要把雪块切割为体积为45×50立方厘米(18×20英寸),厚度为10~20厘米(4~8英寸)的形状,这样的雪块搬运起来比较方便,并且可以提供很好的保暖效果,同时也能允许阳光中的绝大部分光线透过。

雪沟

你可以利用雪沟因地制宜地搭建避身棚,这要比在平地上重新用雪块垒建避身棚快得多。不过它只能供一个人在短期内使用,例如在行进的途中,或者是在准备建造一个更大的避身棚的时候。

搭建之前,要先在雪地上标出睡袋的尺寸(包含头部的位置),然后将雪沟中相应于整个睡袋宽度的雪块都清除出去。沿着你所作的标线,向下挖出一条约60厘米(2英尺)深的沟,在雪沟的边界的上缘,切割出15×15平方厘米(6×6平方英寸)的雪块。

在切割出的位置上放好雪块(如图a),雪沟两边的雪块要相互依靠支撑,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棚顶。

你的装备以及其他的物品都放在睡袋的下面,这样你就不会直接与雪地接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