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节(4)

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作者:时寒冰


2010年11月2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经过金融危机的调整,我国的货币存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货币存量与GDP的比重达到200%。货币供应量超速势必会带来潜在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资产泡沫、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和资金流动风险必须高度关注。“货币供应超量将导致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形成泡沫,一旦形成的泡沫突然间破裂,会带来一系列家庭、投资者、金融机构、企业等方方面面的资产负债表的问题。”李稻葵建议,宏观经济应该关注资产价格,甚至应该控制资产价格。李稻葵所指的系统性风险,还包括大规模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下滑,以及资金从过度宽裕到紧张——全球从流动性过剩变成“冷水澡”,如果国外金融情况收缩,资金无序地、大规模地流出,将会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同样发出警告的还有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他在2010年9月份的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新巴塞尔协议降低了非中央银行创造货币的杠杆率,但如果中央银行仍然不一致,创造巨大的货币供应,危机还照样爆发”。他呼吁控制货币发行。

但中国的货币供应减缓几乎是不可能的。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撰文指出:“更具特色的是,中国与多数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径不同,在那些地方,货币存量与GDP之比超过了90%的高点就掉头向下。而中国的货币轨迹是继续攀升。我们也许需要新的验证,看看资产市场化是不是比产品市场化带动更高的货币需求?不过在得出结论之前,制度分析还可以引出另外一个方向的问题:如果货币深化的进程停滞或逆转,那么,过多的货币存量将因此减少了‘消费需求’,就转而压迫一般物价与资产价格,引发通胀与某些资产价格的狂涨。”

那么,中国必然因此走向与泡沫的博弈之路,战胜泡沫,或者被泡沫摧毁。除此,似乎没有中间路途可以选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