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使用“六个人”法则

疗伤的对话:怎么说才能安慰他 作者:(美)南希·格尔马丁


请求别人帮忙有那么困难吗?对许多人来说,确实很困难;对某些人来说,甚至是不可能的事。

当我们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大多感觉很好——比如说替他们做点什么、说些什么来安慰他们,或是找个比我们还有能力的人帮助他们。可是,一旦轮到自己开口请别人帮忙时,有人就会觉得这比眼前的困境还要令自己受伤害。

几年前,有两位女士共同着手进行一项计划。其中一位女士与我们中的许多人一样,非常讨厌向别人求助,所以每当她最终向别人请求帮助时,常常是力量不够,而且也太迟了点。但那时她非常着急,会轻信任何人,因此常常向不恰当的人求助,导致事后还要为了并未兑现的承诺(或是没有达到的期望)付出额外的代价。于是,她一次又一次地说服自己,告诉自己还是独立处理问题为好,这样就不会太痛苦。

她解释了自己讨厌向人求助的原因,她的朋友、知名的精神导师达亚夏克蒂问她:“你曾经向哪些人求助过?”不等她回答,达亚夏克蒂建议道,“你要知道‘六个人’法则。”接下来,她就教给她一套用钱也买不到的法则。

“六个人”法则是这样运作的:你必须向六个人求助。注意,是六个人,而不是一个。这是因为:第一个人可能很忙碌;第二个人可能不想介入这件事;第三个人可能无法顾及你全部的需求(一般到了这个时候,我们许多人会放弃,然后自行解决);第四个人可能会让你去找另一个人;第五个人无法合乎你的要求,但可以用别的方式帮忙;第六个人则可能在你准备要放弃的时候一口答应说:“当然好,没问题。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以下是应用“六个人”法则时,一些实用的指导方针:

◎ 不是你所请求的每个人都能帮你的忙。

◎ 不是你所请求的每个人都可以用你满意的方式来帮忙。

◎你所请求的人可能只答应帮一部分忙,或者给你提供你并未要求的帮助。

◎ 你所请求的人可能建议找其他更适合的人帮你的忙。

◎ 比起只找一个人,多找几个人会让你有更多选择。

看完这些,你或许在想:“一切如此简单?”

简单吗?试试吧!再看看要让你不失优雅地向六个人求助有多简单。

当第一个人没办法帮你或是拒绝帮忙时,请不要落荒而逃。

许多人不愿向人求助还有一个原因,他会想:“我能回报什么呢?”我们都不想欠人情,否则一旦别人需要帮忙时,我们却无能为力,那该怎么办?我们还会有别的担心:有求于人会让自己很困扰,因为对方会“期待”我们有所回馈。这样看来,我们宁愿不冒险求助的原因就在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可能超越原有的关系,让对方看到我们脆弱的一面——这会让我们觉得非常惭愧不安。

可是,我们忘了一件事——当我们开车带邻居去医院、接他们的孩子回家、帮他们照料小狗、在他们动完手术的恢复期帮他们修剪草坪,或是找财务、医疗或法律顾问帮他们解决麻烦事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有多好。

我们享受那种助人为乐的感觉,却讨厌让别人为我们做同样的事。

那位教我“如何开口要求和接受帮助”的朋友,曾经大力给我灌输的重要的一点就是:向人求助不过表示你也只是个普通人,实际上你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当朋友和客户知道你正面临困难时,他们会觉得和你亲近许多,因为原来你也有脆弱的时候。

我们不想求人,以为这样可以避免麻烦别人。但事实上,如果我们开口要求帮助或接受我们没有要求的帮助,我们将送给他人一个礼物——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做好事。

这是某个夏天我妹妹教给我的经验。

当时我准备做一个脚部手术,医生要我找个人在手术后担任陪护,因为我会暂时无法行走。不巧的是,那时正是夏天,有两位我可以开口求助的人都有出游计划。第三个人可以在白天陪我,但无法过夜;第四个人则要我变更手术时间才能陪我;第五个人就是我妹妹。她重新安排了她的全部生活——包括在佛州的老公、孩子、小狗、马和工作——以便前来麻州陪我四十个小时。

身为姐姐,我还是第一次需要妹妹的帮忙,但的确没有谁能比妹妹更适合陪我度过手术后的恢复期了,因为她是个非常有天份的护士,对如何止痛及治疗并发症都非常清楚。我需要她帮我弄些吃的,或者拿个冰袋给我。这些原本无比简单的小事让病中的我觉得很无助,但她却说,她很高兴能让我感到舒服点。

以往在医院里,她的工作是向陌生人提供这类服务,现在能亲自照顾自己唯一的姐姐,她感慨道:“这种感觉是多么不同呀!”

另外,由于来帮我,妹妹得以暂时远离她所珍爱但需付出很多心力的家庭。这些年来,她第一次可以坐在户外的桌子前阅读——既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工作所需,而是纯粹的娱乐。有那么一刻,我们在桌前,手捧着书,抬起头来看着对方微笑——这种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一起安安静静阅读的感觉真好!她也因此有空闲来回顾自己一度忙碌的生活,并下决心改变她与家人共同生活的方式——也就是说,远离家庭来照顾我,给了妹妹一个反省的契机,让她明白人要对自己好一点。

与妹妹相处的时光非常珍贵。不过,要是我试着立即回报她,就有可能破坏她因为照顾我而得到的快乐。

所以,我们不能立刻转过身,跟刚刚帮过我们的人说:“现在该让我帮你的忙了。”这通常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太脆弱,与某个人太过亲近了,所以我们试图马上还清“人情债”,希望终止“亲密”的关系,不肯坦然地接受别人已经给予我们的帮助。

如果别人帮你做了什么,你并不需要立刻也帮他们做些什么——如果你这么做了,就会无意中带走他们帮你时所享受的快乐。只要把这份情义记在心中,以后再慢慢回报就可以了。学习如何接受别人的帮助,本身就是一个礼物,不管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如此。

■疗伤笔记

还记得你第一次表达需求被人家拒绝的经历吗?它对你的影响可能是非常深远的。不愿开口向别人求助的人,往往内在都有一颗脆弱的心灵。怕被拒绝,怕受伤害,怕让人觉得自己很烦人很无能。

那些永远不需要别人帮助、貌似很“独立”的人其实内心是脆弱的,开口求助会让他觉得是向别人示弱。有需求有弱点的人反而更加容易让人亲近。而表面上没需求没弱点的人只能被人像佛一样摆在神坛上,敬而远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