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爱上古典乐(2)

美感是最好的家教 作者:(日)山本美牙


古典乐曲最后结尾经常出现“锵!”的和声,气势恢弘。这种时候,当电视上“锵!”的一声结束后,跟着模仿唱出“锵!”的一声,这也是挺好玩的。当然,演奏前要拍手,结束之后也要拍手。

除了“五重奏”以外,当电视上播映古典音乐节目时,也要尽量开着电视。开始的十分钟左右,不妨和孩子一起看,模仿指挥的动作,告诉她“那就是小提琴喔”,教她踩着拍子。之后,如果女儿看腻了,我就会关掉电视,或者自己继续看,让她去玩喜欢的游戏。最近我发现,她不耐烦的时间越来越短,似乎是看出了点兴趣来。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小心搞砸了什么,就会马上用“恰啦啦——恰啦啦——”地唱起罗西尼的《触技曲与赋格》,如果碰到烦恼的事,不知该如何是好,就会“嗯铛铛铛铛”地哼起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是个小细节。 因为《命运交响曲》的第一拍是休止符,所以第一个音是不发音的“嗯”。

在女儿最喜欢的绘本《包姆与凯罗的天空之旅》里,飞行机倾斜时凯罗的苹果掉进了海里。每次念到这一幕,我说完“啊!啊!掉下去了”之后,总是会接着唱“当啦啦”,女儿最近也会跟我一起唱歌了。

另外,在寒冷的季节里刚洗完澡急忙要换上睡衣时,就会用竞走般的速度,唱起奥芬巴哈的《天堂与地狱》。哼起“锵锵——锵喀锵喀”时,女儿的动作就会很不可思议地加快。这么做很有趣,但是可不要忘了重点,唱出正确的音程、节奏。

总之,平常多唱唱歌、打打拍子,乐感就会越来越好。不一定要刻意接受训练。让歌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行了。

到了夏天,可以跟着盂兰盆舞太鼓“咚锵!咚!”的节拍或是伴随节庆音乐唱出“嘿咻咿咻、嘿咻咿咻”的音调。只要一听到祭典的太鼓声,我就会跟女儿当场模仿起来,一起唱歌同乐。

像这样尽量多唱歌,储存各式各样的抽屉——包括如何掌握“音调高低”、“音阶差异”、“节奏类型”、“曲调氛围”、“乐曲速度”等,就可以逐渐加快学会唱歌的速度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