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 作者:杨茂秀


我们是小孩,又不是大人

哲学家迈克尔·达米特(Michael Dummett)曾经表示:“一本书如果没有序,我读了总是觉得失望。读没有序的书,仿佛应邀去参加朋友的饭局,进了主人家门,直接就上餐桌开吃一般。”

人的行为,缺乏必要的仪式,其实是短少了预备的氛围,总是个可惜。为了避免可惜之叹,我决定写这篇序。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这本书,除了这篇序之外,全都在过去两年隔周刊载于《国语日报》。两年来,许多人习惯在隔周的周末看到“老师说的故事”。当这个专栏停止时,有不少读者告诉我,他们觉得生活中少了什么似的。其实,我也还想写,因为好老师其实是写不完的。我请他们向报社反映,也许报社还会让我再写下去,可是,我也不敢去问报社有没有人反映还想看,因为,我怕那些朋友的话只是客套话,不是真心话。

哈!我记得很清楚,主编汤小姐小声告诉我:“老师,这个专栏有两年了,专栏写了两年,有点久了,先停一停,如何?”听了这话,我注视她几秒钟之久,才说:“这个专栏是和我在教育广播电台的节目相呼应的,节目今年还做耶!不过,也好,暂停也好。”

你看,我也不想停呀!只是,停了,心头却也一时轻松了起来。两年来,每周都接到汤小姐的电话,有时,人在国外,也不例外。心中总是有几个字:“汤芝萱,好老师。”

长期做一件事,就是自己喜爱的事,也需要有人不断督促的。真的很感谢国语日报给我这个机会,去长期不断重复思考“好老师”的意义。更感谢汤芝萱小姐的无间断“耳提”与耐心等待。

写这些故事,我总是用心的。我的助理彦芬、静仪与杜奇都知道,当时,我常常左思右想,很难开始的。往往在电话中告诉芝萱说“好了,修一修就好了”,其实才正要开始,人还在研究室的榻榻米上,光着脚,踱来踱去,抓着头发呢!

大约是两年以前,有一天,在电话中与老友柯华葳教授谈到教育改革的现况,我们都觉得,自从“四一○教改运动”(注:1994 年4 月10 日台湾民众第一次走上街头高喊“教育改革”,掀起风起云涌的教改浪潮)以来,最该发声、最该受到服务的教育尖兵——实际在教室从事教育的老师,怎么他们的故事没有人说呢?他们自己也应该有很多有意义的故事要说呀!所以,我们就决定向“教育部”范巽绿“次长”申请在教育电台开“好老师说的故事”这个节目。计划中,也表示希望将一部分节目内容发表在《国语日报》。

两年来,我们每周邀约至少一位老师到教育电台来说他们的故事。我们几乎形成了一个讨论教育理念与教学现况的探索社群。他们的故事,是我经营连载在《国语日报》的故事的“种子”。我希望:由这些“种子”长出来这些故事,有助于我们的社会对教育造就某一种反思。这里所谓的“某种反思”,不容易说明白,容我举个例子好了。

北投小学的汤老师,在节目中说:

“我们班有两位小朋友打架,我要他们把事情弄清楚之后,在中午以后和好如初。中午过后,原来打架的两位同学,笑眯眯地一起来找我,说他们好了。我看他们早上打成那样,真的过了两三个小时就好了吗?他们会不会只是‘演’给我看的,假和好呢?我问别的同学,他们都表示他们是真和好,刚刚还一起打球。他们大概看见我怀疑的眼光,其中一人便认真地对我说:‘老师,我们是真的和好了啦!你知道吗?我们又不是大人,我们是小孩子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