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刷新回头率

优雅一生的装扮课 作者:(日)光野桃


在外国看到日本女性时,我会特别留意她们的装扮。

近看时每一个人都相当漂亮,衣服质地上乘,打扮也很时尚。可是远看怎么都引不起别人的注意。不是印象模糊、就是太注重细节有点小气。当我判断迎面走过来的朴素中带有几分亮点的人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的时候,“朴素利索一定是日本人”的想法让我很无语。

国外的大街上,包括我在内的日本人的装扮并不是不好看而是缺乏亮点。中国人和日本人相反,他们总是在不知道什么地方有不可思议配搭。同为亚洲人,虽然新加坡人不论是在脸型还是骨骼上都与日本人最为相似,而且衣着感觉也很相近,但仍能从姿势和眼神上区分。

因为老公是新加坡人,我们每三个月就会去一趟。那里的女性们保守的时尚令我想起以前的日本,不由自主的产生好感。

穿着漂亮的可可、柠檬黄和草绿的三色横格绸缎裙,配上奢华的草绿色段面船鞋,下班途中的女子;蕾丝花边领的纯棉上衣、纯白的百褶裙、和白色小珠做装饰的凉拖鞋,大家闺秀打扮的女子;祖母绿的亚麻布裙配白色夹脚拖鞋,涂着鲜红唇膏的女子……

论讲究日本人的确当仁不让,情有独钟那份淡定沉稳的感觉。但是看到那些新加坡女子的打扮,我会不由觉得日本人执著的讲究似乎飘着一缕淡淡的不幸。虽是美人却有点做作。莫非这就是“竞争”的后果。

说到社会竞争,日本可比不上新加坡。

你觉得“好时尚”的新加坡人,她们都是从小学时代起就认识到社会竞争的严峻性并从中脱颖而出的精英。她们有买衣服的实力更有扮靓的舞台。不管多么奢华可爱的女孩,她们手里至少都有一两个欧美大学的MBA文凭。

从竞争中胜出的自负、骄傲和坚强酝酿出了她们自信的身姿和对付任何事都绰绰有余毫无恐惧的性格。

姿势果然很重要。为什么日本人没有这样的姿势,想来应该是和“镜台文化”有关吧。

坐在镜前只照上半身是日本的传统。也叫手镜文化。而且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和绝对理解细节美的国家,国民特征是细腻的。

不知在哪本书里读到过关于“SAKURA(樱花)”的解释。“SAKU(注①)”就是从花蕾绽开而得来的。淡淡的小花繁茂的开满枝头,而一片一片细数花瓣的是正是我们的祖先,他们的目光该是多么的细腻啊。

同样在装扮上也反映出这种特质。睫毛一根也不放过,美甲也是,能在指甲上画出那样细腻完美图案的大概非日本人莫数了吧。但也因此,我们变得很容易只专注一点,而忽略的大局。如果能不仅拥有善于“靠近”美的眼光,更拥有“牵动”美的眼光,美会变得更全面。但是现在很遗憾。

比如说,意大利的女人们确实很美,但是近看会发觉她们的美很粗糙。衣服都是廉价的,搭配也不讲究。基本不涂指甲,因日晒而受损的皮肤也没有护理。不过这也证明一件事,就是随便攒在一块也是一种展示美的手段。

第一步,要重视自己的轮廓。如果让你现在把自己的轮廓画在纸上,有多少人能正确无误的画出来呢?人们从来不仔细看自己不想的东西。就算是站在镜子前面,能准确把握自己轮廓的人应该也不多。

首先,仔仔细细的审视镜子中的自己,努力铭记在脑中。然后确认自己最想突出的部位。是胸口、手臂、紧塑的小腰、长发、还是脚踝。决定之后就集中修饰,想尽办法让它突出。着重全部等于没有重点,要领是集中修饰一个点。

最后进行意识训练,在脑中想象自己走路的姿势。

阔步带动衣摆飘动;穿着讨人喜爱的亮银色V型高跟拖鞋;形状漂亮的低围船鞋适合悠闲漫步,再配上柔软的浅驼色开司米套装,脖子上还要戴一条珊瑚项链……像这样随意遐想,任思绪在脑中膨胀,无限扩大。

虽然我说很会“靠近”,但说归说,我觉得自己对这部分也只是一知半解。我还不会戴隐形眼镜,就算是抱团文化时代也不允许谁一直躲在里面了。

突然靠近的时候,肌肤的质感和散发的香味表现自己个性。适合自己的肤质,说到香水,不单指流行中可以买到的东西,香水有时候就是自己的肌肤之香。

“牵动”视线,是相信每一片风景都是有形的。风景中有颜色、有质感、还有其他人。感受它们的客观眼光和自己不动摇地轮廓和模样。当这两样融合在一起时,日本人也能摆脱模能棱可,专注细节的“小气”,拥有真正的细腻和端正的魄力。那个时候才可以获得全面的审美观。

注① 樱花在日语发音为SAKURA,SAKU与动词“开”同音,所以有此解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