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编 左手《孙子兵法》(21)

左手《孙子兵法》右手《三十六计》 作者:李志敏


【原文】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释义】

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一百次战争都不会有危险;虽不了解敌人,但是了解自己,那么有时能胜利,有时会失败;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就必定会有危险。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任何危险;虽不了解敌人,但是了解自己,那么有时能胜利,有时会失败;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用兵必定会有危险。这是孙子对于战争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孙子认为,一个卓越的将领,不仅要对自己军队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要对敌人的军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分析,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知己”,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因为“知己”,才有了万千风云人物。

被誉为香港“街市大亨”的商人周起鸿,11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家里本就不景气的“洪福南货店”顿时更显得衰败,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周起鸿小学毕业,因为成绩不理想,家里又正缺少人手,便不再上学,在店里干起活来。出外送货是件苦差事,雇人送就要付相当高的工钱。周起鸿毅然把这工作承担下来。

母亲的年纪越来越大,照顾店里的事务越来越感到吃力。这时,周起鸿的大姐回到了大陆,二姐移民去了英国,大哥在澳洲求学,经营“洪福南货店”的担子,自然就落到了他的肩上。

雄心勃勃的周起鸿,决意要以这个小店为基础,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可是,当他看到店里的账本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原来,店里早就入不敷出,几乎就要破产了!

周起鸿深知不改革不行。他集中起店里仅有的资金,增加新品种,首先将眼光对准了人们生活必需的大米。为了做好大米生意,他几乎跑遍了香港所有的米店,仔细地琢磨:为什么有的米店顾客盈门,有的米店却门前冷清呢?除了服务态度外,最重要的可能还是大米的质量。买米的人都会抓起一把米,在亮处细看,从大米的饱满度、均匀度、晶亮度,到有无砂粒、稗子等,而且往往跑上几家,进行比较。周起鸿心中有了底,也就有了促销的办法。他请来技艺高超的调米师傅,又特意在店中做了一个大米柜,安装了吹米机。

果然,调米师傅用吹米机吹去了大米中的杂物,再慢慢地朝米里滴些生油,在风力的搓动下,生油渐渐附着在大米的表面上,使米粒变得剔透晶莹,润如珠玉。米店开门后,顾客看到这样漂亮的米,都赞叹不已说:“这米简直就像珍珠了!”

周起鸿灵机一动,接上去大声说:“这正是本店独家经营的珍珠米!”

消息传开,附近几条街的居民都争着前来买“珍珠米”,这样也带动了店里其他货物的生意。

周起鸿初获成功,但他没有因此而满足,他仍时刻注意寻找新的机遇。有一天,朋友在一家有名的大饭店请客,最后一道菜上来,大家一起欢呼,原来这是出产在大陆内地阳澄湖的大螃蟹!周起鸿当时就心中一动:“大螃蟹如此受欢迎,我为什么不经营螃蟹生意呢?

他认真权衡了经营螃蟹的利弊。利润高是不用说的了,而最大的困难是运输时间问题。螃蟹离水时间一长就会死,死了就是白送也没有人要。

如今的经营者,多半是靠汽车、火车运输,螃蟹的死亡率几乎超过一半。

如果采用飞机运输,运费固然贵了,可时间大大缩短,螃蟹的死亡率可以降到5%以下,利润反而可以高得多。

但这只是一方面。运来的螃蟹,只有卖出去才能赚到钱。如何才能尽快地把螃蟹卖出去呢?周起鸿一家一家地去拜访闹市区经营得好的大饭店,终于找到一位擅长经营的老板。老板说:“螃蟹当然是好东西,可是太娇嫩,难以保持鲜活。如果一次进得太多,我这小店只怕承受不起。”

周起鸿胸有成竹地对老板说:“这有办法。只要你同意,我派人在你的酒楼里做一个冰柜,费用由我承担,你看行不行?”

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老板顿时喜笑颜开地说:“让老弟破费,这真是不好意思了!老实说,大螃蟹只要鲜活,在我这酒楼里,是有多少卖多少!”

与老板签好了供销合同,周起鸿抽出资金赶赴内地进货。第一批货由飞机空运到香港,他就大获其利。可是,经营螃蟹的季节性很强,怎样才能在短时期内多做点生意呢?周起鸿又有了新主意。他同酒楼老板商定,利用酒楼这个据点,扩大进货量,对小饭店、小吃摊搞螃蟹批发。那些小店缺少保鲜条件,但能及时批到鲜活螃蟹,他们也是很高兴的。结果周起鸿和酒楼老板仅一个秋季,就从螃蟹生意上大赚了一笔。

几年下来,“洪福南货店”发展相当迅速。可是,周起鸿却越来越感到,这个小店束缚了他的理想和才干,他应该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大展身手。终于,他把南货店卖给了别人,甩开双手去寻找新的发展基点。

正在这时,一个好机会,幸运地落到了周起鸿的头上。

香港有个名叫罗信的英国商人,为了发展香港大坑渣甸山的购物中心,到处搜罗人才。因为听说周起鸿颇有经营才能,他主动打电话,约请周起鸿在他新开发的地区里“发展发展”。

周起鸿爽快地答应下来了。他当时就筹集资金,在渣甸山上开了一家南货店。

可是,渣甸山是个全新的环境,周起鸿过去的那一套“生意经”,在这里施展不开。几个月下来,周起鸿就赔了个稀里糊涂。

就在这时,罗信鼓励年轻的周起鸿说:“你的失利,是因为套用了过去的老经验、老办法。按你们中国人的老话,叫‘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你来到渣甸山上,就得唱渣甸山的‘歌’啦!”

周起鸿是个聪明人,一点就明。他对这里的商情重新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现这一带不是开小店的地方,商场越大越好办!他断然决定,去承包大商场。罗信也积极支持他的想法。于是,周起鸿包下了云景道商场,没有多久,生意就做得十分红火。

商场的事情一顺手,周起鸿就想去干更大的事情了。平时一有空闲,他就在附近的街市上闲逛,研究各家商店的经营状况。他常常在想,为什么有的店处于闹市中心,商业位置很好,却搞得形象不佳、生意清淡呢?

为什么有的店在街头巷尾,地势并不好,却顾客盈门呢?为什么有的地段日益繁华,而有的地段总是顾客稀少呢?周起鸿一时也理不出头绪,就去拜访行家,请教学者,查阅资料,终于明白了,这些问题中包含着大学问。

紧接着,周起鸿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承包整条街市!精明的罗信闻讯拍手叫好。他欣赏周起鸿的才干,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周起鸿承包街市一定会给他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因而,罗信通过自己的关系,设法让周起鸿承包下置富花园街市。

不久以后,这条整修一新的大街像变魔术一样地变了模样。白天,楼馆亮丽,特色鲜明,广告林立,如诗如画;傍晚,彩灯缤纷,扑朔迷离,变化万千,如梦如幻。周起鸿的“大手笔”赢得了香港政府和民众的一致喝彩。由此,置富花园街成了香港数一数二的先进街市。

周起鸿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又承包下了沙出马鞍台街市、马鞍山恒耀街市、青衣长发村丰佳街市,成了香港家喻户晓的“街市大亨”。

要想在商业情报战中取胜,就要使情报能全面反映出“彼”与“己”的真实情况。这里的“知彼知己”,即把自己的企业视为“己”,把整个社会环境视为“彼”;这个“彼”包括国内环境、国际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外交环境、地理环境、主要对手情况等。只有把这些都“知”了,才能保证“百战不殆”;否则,就会胜败参半,甚至每战必败。需要说明的是,商业情报的取得并非像有些小说、电影里描写的那样神秘,大量的情报甚至可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获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