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全面提高:学习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4)

学孔子当老师的智慧 作者:高敏


 

4“六艺”与德、智、体、美

【原典】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日五礼……六日九数。”

——《周礼·地官·保氏》

【释义】

用正确的方法教育,于是教其六种技艺:“第一艺是五礼,……第六艺是九数。”

在西周中期,政局趋向稳定,经济和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孔子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六艺教育,在他看来,精通“六艺”者,方为人才。

孔子从小就曾从事过多种工作,驾得一手好车,弹得一手好琴,还管理过仓库、畜牧,孔子对入门弟子教育的第一步即是从技能开始,内容是“六艺”。可见,孔子的教育思想并不是主张培养“书呆子”,而是培养高素质的、知识技能全面发展的通才。

今天,认真分析一下先师孔子的六艺课程,其实就如同现在的素质教育。对照今天的社会生活方式,我们便可以找到“六艺”对应的社会技能。

“礼”:礼仪规范。可以扩展为现代的社交礼仪,交际方法,或者更大范围地包括了在社会上生存的“游戏规则”等。“礼”是关于社交能力的学问,重在通过约束人的外在行为来控制人的内在心里欲望。与今天我们学生学习的文明道德类学科相近。

“乐”:狭义地讲是指音乐,包括歌曲、舞蹈、曲艺、戏曲等,广义地讲就包括了各种健康的娱乐方式,用于培养高尚的情操和情感的表现能力。“乐”是一种交际的行为载体,有了这个载体,人们很容易融洽地凝聚在一起。

“射”:学习骑马射箭的本领,训练强健的体魄,培养实战能力。也可以等同于现在的体育运动和健身运动。这一技能是为了保护自己并且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的。

“御”:学习战车驾驭和御敌本领,训练军事技能和生存能力。可以等同于现在的军事训练等。

“书”:这里的书和“六书”里面的《书》不同,这里的书,是指学习识字、写字和写作,培养人对事情的记述能力、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审美能力,与今天的“语文”、“书法”类学科相近。

“数”:学习数学、会计、天文、地理和阴阳历法,是对人思维能力的操演训练,相当于今天的“理科”。

通过孔子所授的“六艺”,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教学中力求使弟子在德、智、体、美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使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有良好的德行,有健康的体魄和较高的审美水平,以达到“内外兼修,文质彬彬”的目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无一不是须亲自动手操作而能行的,也只有通过亲身反复实践才能真正地掌握“六艺”的精髓,才能在今后的各项“王事”中得心应手,绝不是靠背一背、想一想就能掌握的。这种科学的教学观,正在为几千年后的今人所反复提倡。

在今天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时刻,这些思想仍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继承和借鉴发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