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司的员工能力不足,你可能需要请些顾问。顾问就是收你的钱,再惹恼你的员工,同时孜孜不倦地寻求以对他最有利的方式跟你延长合约的人。
顾问会举行数个让人觉得好像没完没了的会议,测试各种假设。这些测试是愚弄主管的重要步骤,借以挖出可使顾问业务源源不断的解决方案。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后,必须用长篇分析报告证明其正当性。顾问们开始像猛喝咖啡的发疯海狸般拼命工作。一卡车一卡车的纸张消失不见。顾问推出一页接一页的辅助图表与假设, 在此同时你真的听得见古老森林濒死的惨叫。分析报告都经过巧妙设计,尽可能使人愈看愈糊涂,这么一来,唯恐被当成傻瓜的幕僚人员就没法子放马后炮伤人。
部门中增加几位顾问后,团体中原有的化学成分与平衡都会改变。为了充分利用顾问的技巧,办事需要有套新流程。最有效的流程就是派那些蠢头蠢脑的员工去收集资料,供顾问无比庞大的大脑消化。这可让员工保持忙碌,而且当顾问跟管理高层开会,一方面可以对得到的支持口出怨言,一方面推行新项目时员工也可以自以为是其中的一分子。
顾问的决策工具都差不多,就是根据不同“假设”创造“替代情况”。任何假设,凡是对早已决定的解决方案不利、徒增麻烦的,很快就会在不经济(对顾问而言)的借口下遭到剔除。
其他假设则在派遣员工找寻无法取得的信息后,得到客观的确认。然后,经由排排坐辩论“何者最有可能”的程序,假设都转换为“近乎事实”。
顾问最后都会建议你做你现在没做的事。集中过去分散的东西,直的改成横的;分散过去集中的,删除不属于企业“核心”的一切。从来没有顾问建议你一切维持原状,或不必浪费钱请顾问;绝少有顾问会处理你公司问题的症结,因为症结很可能就在雇用他们的人身上。相反,他们只会设法改善“策略”与“流程”。
顾问在业界成为专家,不需要什么经验。他们学得很快。如果你那位二十六岁的顾问在执行任务途中,开车经过蛋头软件量贩店,这就算他在软件业的一份经验。如果当天蛋头量贩店的特价商品是数据机,他就有了硬件经验。
除了无边的智慧,顾问还带给贵公司一般员工无法比拟的多种好处。
■ 顾问可信度高,因为他们没有笨到进你公司当员工。
■ 顾问最终会离开,这使他们在主管犯下严重错误时,能成为最佳代罪羔羊。
■ 顾问可以在老板的行程表上排到时间,因为他们不像你恶名在外,老是哭哭啼啼惹麻烦,净提些已经解决了的“问题”。
■ 顾问通常比一般员工有魅力。如果你雇到一批其貌不扬的,可以不到一个月就把他们全部换掉。
■ 顾问会回你电话,因为通话时间可以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