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辑 给你的人生调个方向(7)

四毫米的勇气 作者:王国军


生命就是不停步

安德拉少年时家里非常穷,为了生活,他不得不经常翻越一座大山去舅舅家里借钱。

有一年,安德拉的家乡遭受了百年不遇的雪灾,他的房子被压跨了,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举家搬迁到山的那边。半路上,他不小心掉队了,后来他得以与叔叔同行。

在暴风雪肆虐的环境下要穿越海拔三千米的大山是相当危险的事。冰冷的雪风象刀一样刺割他们,更要命的是,地面已经结冰,很多人都不幸地滑下了悬崖。

安德拉小心地向前走着,他不敢看两边深不可测的崖底,在经过一段相当平坦的路面时,他看到很多人都围在一起休息。叔叔对他说:“我们不能停下,趁着天色没黑,我们得赶紧穿过大山。”

安德拉继续向前走,为了不被滑下去,他弄了根准备好的绳子,一头握在叔叔那头,一头在他这头。穿过一座树林时,他看见一个小伙子倒在地上,奄奄一息的人。

安德拉不忍心丢下他,就用绳子把他捆在自己的身上,手脚并用的朝前爬。

中午,安德拉给小伙子喂食了一块面包后,小伙子的体力逐渐恢复了,他问安德拉:“到了吗?”安德拉回答:“还没有,你再坚持一会。”

短暂的休息后,安德拉和叔叔搀扶着小伙子继续往前走。下午三点,小伙子又问:“到了么?”安德拉回答:“还有一会。”接下来,小伙子每隔半个小时就问一次,虽然得到的是相同的答案,但他没有丝毫泄气。

到了下午六点,安德拉终于看到叔叔在下山的路口等着他们,这时,暴风雪已经明显弱了,他兴喜地告诉小伙子:“到了。”“终于到了!”小伙子大叫了一声,然后爬在了地上。

安德拉以为他是在休息,后来才发现他早就没了呼吸。叔叔遗憾的告诉他:“因为没了包袱,他的生命也像散沙一般走到了尽头。”

这件事对安德拉触动很大,在成立他的报业王国之后,他经常对员工说的一句话是:“人生中最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怕没有包袱,因为只有包袱才会令你的生命不停步!”

一分钟,一辈子

他五岁的时候,全家搬迁到香港,他在一所小学读书。可他实在太调皮了,上学第一天,他就把同桌的女生辫子给剪掉了。院长极为恼火,罚他打扫一周的清洁,他却利用这个时间,到后山的树上偷吃桃子。父亲不得不亲自到书院道歉,并为他支付罚款。

然而这样类似的恶作剧却比比皆是,父亲每周都要接到好几个投诉,当然也免不了来回奔波,但纵是如此,父亲每次来学校,脸上的表情总是不卑不亢,他从没有因为有一个调皮的孩子而羞愧。

十三岁,他迷恋上了武术,他开始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来学习。十六岁,他为了替班上的女同学讨回公道,对一帮混混大打出手,伤了两个人,他也因为被勒令退学,他决定到美国去求学。父亲指着他房间里的大沙包说:“你什么时候能在一分钟内把它打破,你就能走。”他惊讶的张大眼睛。

“是的。一分钟。”父亲微笑说,“对别人说也许要用一辈子,但你只能用一分钟。因为你与众不同。”

父亲的话他牢牢记在心里面。接下来的时间,他开始疯狂的训练,因为他知道,他的人生命运,将在一分钟内决定。

三个月后,父亲给他换了一个新沙包,并在一边按下了秒表。一拳,又一拳,他几乎使劲了全身的力气。最后一记重拳,沙子砰的一声向外倾泻。

他成功了,十八岁那年,他如愿以偿地来到了旧金山,攻读哲学心理系。

三十岁,他回到香港,虽然他卓绝的武艺赢得了很多人的一致好评,但在电影届,他还只是个新人,他所能做的唯一工作就是跑龙套。

次年三月,好友将他引荐给大导演罗维,罗维早就听说了他在美国的种种事迹,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仰慕已久,有心让他担任自己的新电影的男一号。

但是罗维导演的决定,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毕竟这是一部凝聚了大家数年心血的新作,却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担任主演,大家都接受不了。

为了说服大家,罗维只好通知他来公司。把剧本扔给他:“你需要多少时间来渗透剧本?”他以少有的严肃而认真的口吻说:“一分钟。”他的回答令所有人感到惊讶,他接着说:“这事是这样的,对别人来说或许需要几周的时间,但我只有一分钟的时间,我的父亲曾经就教导我,要想有出息,就必须把别人的一分钟当成自己的一辈子来慎重对待。”

接着,他拿出一个秒表,开始计时。一分钟后,他来了一段即兴表演,虽说内容有所出入,但他却把郑潮安这个人物的性格演绎得活灵活现。

他就是李小龙,这也是他返美后在香港拍摄的首部影片:《唐山大兄》,影片上映两周就创下了两百万港币的票房收入,这在香港电影史上还是第一次。

态度认真,言谈谦虚而自信,这就是李小龙的处事哲学。平心而论,一分钟和一辈子差距何止千万倍,但只要把每一分钟都当作能改变一辈子命运来慎重对待,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完成,什么抱负不能实现的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