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注意力稀缺:多任务并行之弊(4)

不加班,搞定所有工作 作者:(美)托尼·施瓦茨


多任务处理最出人意料的缺点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根本就没效率。迈耶及其同事在2001年作过一项研究,他们发现,当实验对象在两个独立的问题之间来回摇摆时,他们所花的时间要比逐个解决它们多出25%。差别在于多任务处理需要加上切换时间。无独有偶,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员格洛丽亚·马克发现,她所研究的电脑程序员每次从一项任务转向另一项后,平均需要25分钟才能回到最初的任务—如果他们还回来的话。

一旦因为什么新东西而分心,我们经常会忘记最初的任务。由于我们的工作记忆具有局限性,“眼不见”通常意味着“心不念”。讽刺的是,马克所研究的程序员在记录各项并行的任务时,他们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技术上却非常低级。他们把任务写在即时贴上,再把即时贴贴在电脑显示器的边框上。这种简单方法可提醒他们未完成的任务。不过,代价是即时贴会令他们时常分心。

同时应付多种任务的最终后果不是流于肤浅,而是不堪重负。本章开头专注力象限的左下方区域有相应描述。我们称之为“散乱区”,它反映的不是短暂的注意,而是根本不能做到专注。在饥饿、恐惧或脑袋里东西太多时,我们都曾有过“我已无法清晰思考”的感觉。如果一个人难以专注的情况愈加严重且持续很久,他有时会被诊断为注意力缺乏症(ADHD),医生会用利他林、阿得拉等药物去治疗。然而在当今时代,当说到注意力时,什么是必要的甚至最佳的,什么是病态的,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

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对注意力缺乏症的主要症状进行了说明:

· 经常在任务中难以持久保持注意力

· 经常不听别人讲话

· 经常难以完成任务的组织和实施

· 经常逃避、厌恶或不愿参与那些需持续付出脑力的任务

· 经常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你认识表现出以上多数或所有特点的人吗?更重要的是,你认识没有这些特点的人吗?专门治疗注意力缺乏症的精神病科医生爱德华·哈洛韦尔(Edward Hallowell)这样说:“注意力缺乏症的症状曾经只适用于少数人,而现在像在描述每个人。”几乎在我们曾接触的每家公司,工作文化都与上述注意力缺乏症的症状相似,这主要因为人们已对短暂注意力和分散的焦点习以为常。我们未能认识到,注意力是一种必须有意培养和经常更新的能力。

当不由自主或懒懒散散地分心时(左侧两个象限),我们会损害自己的认知能力、丰富体验乃至于工作成效。如玛吉·杰克逊所说:“我们让自己沉迷于未经筛选的生活琐事。推崇这种失去焦点的生活……首先就要挤掉用于内省的时间和空间,而在这个纷繁复杂、时刻变化的新世界,内省才是取得成功的屠龙宝刀。打着效率的旗号,我们正在削弱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类的一些基本素质。”

因为有更多信息需要消化、更多方式去联络他人,我们在培养自己的专注力时正面临更多挑战。威妮弗雷德·加拉格尔解释说:“无论一条小溪或一本小说,还是一个DIY项目或一次祈祷,只要你全神贯注,都可增加专注能力、扩展内部边界、提升精神状态,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使你感觉到值得活着。”

那么,如何最有效地夺回对注意力的控制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