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安慰剂的秘密

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 作者:(英)米克·奥黑尔


在检测新药的疗效时一般都要使用安慰剂进行对照,我所见到的介绍,好像注重的都是使用安慰剂的正面效果,有没有负面效果的安慰剂?

安慰剂是一种完全没有药理特性的物质,比如糖,或者假药丸。它们被广泛用在对药品效果的测试实验中,以保证测试的客观性。安慰剂被制成在外观上甚至气味都同被检药品一模一样。在测试中,被试验者不知道自己服用的是真正的药品还是安慰剂。

关于服用安慰剂的效果,目前仍有争议。但是,专家们意见比较一致的看法,都认为安慰剂是对病人的心理而不是生理产生了效果。病人服用安慰剂以后自己觉得病情有好转,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服用的药品能够治愈自己的疾病。安慰剂的效果还因人而异,病人对测试药品的期望越大,安慰剂的效果就越好。

举一个在测试镇痛剂的试验中使用安慰剂的例子。安慰剂在试验中也显示了一定的止痛效果。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在服用过安慰剂以后,患者大脑中释放出了一种类似鸦片缓解疼痛作用的化学物质。在一项研究中发现,让病人相信服用的安慰剂是一种镇痛剂,的确能够减轻疼痛。但是,若让病人同时服用一种能够抵消镇痛效果的药品,安慰剂的效果便立即消失。

安慰剂的负面效果叫做“反安慰剂效应”。反安慰剂的英语名称“nocebo”源自拉丁语“I will harm”(我将有害)。服用了假药丸的病人有时会感到不适,出现焦虑和精神萎靡。据认为,这种负面效果是由于服用安慰剂的人担心该项治疗的不良反应,同时也与个人性格有关。曾有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那些担心自己患上了心脏病的妇女,比起生活方式相同而没有这种忧虑的妇女来,前者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是后者的4倍。

使用安慰剂是一个涉及伦理的不好处理的问题。最早使用安慰剂的是一位医生。他向他的病人谎称给他们服用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药品,而实际上根本没有让病人服用那种药。如果那位病人由于反安慰剂效应而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后果的话,那位医生恐怕就难辞其咎了。是的,安慰剂的确也有负面效果,即所谓的“反安慰剂效应”。反安慰剂同安慰剂一样也能够产生生理效应,但却不是主要由于生理机制引起的。关键似乎在于病人相信的是什么。病人认为“不好”,结果就“不好”,就成了反安慰剂;病人认为“好”,结果就“好”,就成了安慰剂。

容易在服药后出现反安慰剂效应的病人大概都有过曲折的看病经历,觉得自己患的是一种难治的疾病,会认为对其进行的任何治疗都不会有什么效果。因此,他们对服药必然不抱多大的希望。这种反安慰剂效应甚至还会影响到外科手术的效果。外科医生就怕给认为自己会死的病人动手术。对即将进行外科手术的病人进行调查的资料表明,凡是那些说希望赶快死去与自己所爱的人重聚的病人,差不多全都没有活过来。

对反安慰剂进行的研究很少,主要是由于伦理道德的原因,医生绝不可以有意让没有患病的健康人出现什么毛病。越来越严格的伦理标准,甚至使得某些经典的反安慰剂实验也再难继续重做。能够见到的研究反安慰剂效应的最晚的医学论文发表于2002年(《美国医学期刊》),作者是阿瑟·巴斯基。

安慰剂也有负面效果。最著名的例子是伏都教(一种西非原始宗教)的巫术,还有其他的什么“魔法”,比如诅咒。这些害人的把戏无不要采取某种办法让要被加害的人知道自己在被人诅咒。这类巫术要取得成功,关键是让被害人知道自己在被加害,这简直就是施“魔法”的唯一前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