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哥白尼移动地球(2)

他们创造了科学:改变人类命运的科学先驱 作者:(美)罗伯特·阿德勒


* 将太阳置于中心可解决所有与行星顺序有关的不明确处。它们的轨道离太阳越远,环绕一圈所需的时间越长。水星最靠近太阳,轨道时间最短为88天,而遥远的土星要绕太阳1周,则需花费30年。

这是非常聪明的新假设,不过细节令他苦恼。哥白尼决意使用新模型,比托勒密所使用的系统更准确地计算行星位置。不过,他天生的保守性格阻挡了他。他跟托勒密一样,只想得到沿圆形路径运动的行星。他也跟托勒密一样,将行星置于与其他圆相接的圆上。等到推移调整好之后,哥白尼得到超过48个圆和本轮,反而使他无法看清真相。一位自传作家写道:“这系统变成一场混乱的噩梦,根本没有《 天体运行论 》第一章里承诺必会有的和谐简单性。”

也许是因为他美丽的孩子变成了一场噩梦,所以让哥白尼决定把它藏起来。但或许是出于恐惧。在致教宗保罗三世的《 天体运行论 》前言中,哥白尼写道:“数世纪的共识已经肯定地球位于天空的中央静止不动,因此若我有相反的主张,认为地球会移动的话,那些相信那些共识的人必定会认为我的说法是疯狂的……当我衡量这些疑虑时,我有理由害怕受到蔑视。……几乎让我想完全放弃已着手进行的研究。”

无论如何,哥白尼还是在1530年前完成了《 天体运行论 》,然后他秘而不宣。令人讶异的是,天主教会通过卡普阿枢机主教苟柏克(Schoenberg),强力敦促他发表这个新理论。他终生的好友、后来成为库姆主教的吉赛(Tiedemann Giese)恳求了他多年,希望他能发表。哥白尼最后终于被热情投入的弟子芮提克斯(Georg Joachim Rheticus)说动。年轻的芮提克斯有哥白尼所欠缺的满腔热情。他把哥白尼找出来,并钻研和精熟他的手稿,然后在哥白尼的祝福下,于1540年发表详细的总结,称为《 首次报告 》(Narratio Prima)。在劝说了更多年后,芮提克斯终于说服哥白尼同意将完整的研究作品付梓。可惜芮提克斯无法监督这本书完整的出版过程,他把它交给了路德教派的牧师欧珊德(Andreas Osiander)负责。当这本书于1543年出版时,欧珊德因个人的理由,以匿名方式加了一篇简介,表示这本书的概念纯粹只是假设,除了作为计算用的工具外,不用严肃看待。芮提克斯与吉赛对此非常愤怒,不过那篇简介仍留了下来,而且多年来一直被视为是出自哥白尼之手。

尽管有欧珊德的告诫,《 天体运行论 》注定要引起一场缓慢的革命。伽利略、开普勒与牛顿纷纷以它为理论基础,而他们的研究不断累积,摧毁了“宇宙是像子宫般的有限世界,而地球及其上的人类为宇宙中心”的古老观点。年老谨慎的哥白尼却设法使自己不陷入他的观念所引起的纷乱中。

开普勒(Johannes Kepler)就因哥白尼卓越的构想而深受震撼。他写道:“我承认哥白尼的观点是真正的事实,并且充满狂喜地思索它的一致性。”不过我们可以合理地问,哥白尼是否从他对宇宙的新视野中获得任何喜悦。从他的个性来看,我们无法想象他会大喊“Eureka”,然后跑去告诉朋友他的发现,或是敬畏于他所看到的一切。不过,他的确相当欣赏秩序。这似乎就是让他重建创世之轮的原因,或许这也让他获得满足感,但这只有从他对《 天体运行论 》的简介中看得出来:

因此假设我将在本书中归因于地球的运动;在漫长密集的研究后,我终于发现若其他行星的运动与地球的轨道运行有相互关联,而且可以为每个行星的公转而计算,不仅它们的现象符合,所有行星与球体的秩序与大小均合,而且天空本身的联结紧密,其中任一部分的任何物体发生移动,都会使整个宇宙的其余部分陷入混乱。

他的朋友吉赛写道,1543年5月24日,一本《 天体运行论 》交到在床上弥留的哥白尼手上。那时他已经虚弱得无法阅读。因此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他对欧珊德委婉的前言看法如何。哥白尼显然真的相信地球会运动,但他显然也极度害怕生活会陷入不断的争论中,被人视为无知。若每一位英雄真的都充满英雄气概,每一场革命都有煽动叛乱的人,每一位发现者都高洁明智,不就可以构成一个可爱的故事了吗?然而,那就只会是一个故事而已。哥白尼也许曾经是个黑暗的灵魂,但他看到宇宙中心的光,并且看出那就是太阳。他以个人乖戾、谨慎又烦躁的方式,做到了阿基米德夸口却做不到的事——他移动了地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