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节: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3)

关注儿童心理问题: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作者:李跃儿


答:孩子在睡着的时候吃手和睡觉前吃手都不会给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不想让孩子吃手,给孩子安抚奶嘴是一个好办法。

如果成人担心哪类事情做多了对孩子不利的话,那么对于人类来说,任何事情做过了头对人类都是不利的。好在人类天生有内在的平衡机制,吃饱了就一定不会再吃,累了就不会再工作,心情不愉快就一定不会去娱乐。儿童是人类最自然的时期,他们所表现出的自然状态就是人类生命的本质,他们还没有成长起对应、隐藏、压抑这些自然需求的多种方式,所以儿童做的事情大致都是生命本能的需求,因此成人也就不必担心他们做什么事情做过了头了。

就说吃奶嘴,如果吃过了头,而且还在继续增加,这只能说明儿童生命的本质被破坏了,使这一行为成为孩子心理的病态需求,而不是生命的自然需求。这样孩子真的容易因为做一件事情做过了头而受到伤害。

例如一个孩子吃饭,本来他的机体有这样的功能——告诉他吃多少就可以不吃了,可是在他自然地感到吃饱了不想再吃了之后,成人却总是不相信他们(这就像不相信自然),还硬要逼着孩子再吃一点,结果就会导致孩子的自然生命感觉被破坏,剩下的只有心理上对于别人要求他吃饭的反感,于是孩子就开始拒绝吃饭,饭也吃得越来越少,最终造成的结果与没有食物吃的儿童一样——营养不良。

所以家长不必担心孩子吃安抚奶嘴吃过了头。只要成人不对孩子的自然状态造成破坏,不使吃奶嘴成为孩子生活中最大的需求,孩子就不会被吃出问题来,否则孩子的生命状态原本是需要吃的,不让孩子吃安抚奶嘴那让孩子吃什么呢?那孩子就只有吃自己的手指头了。

温馨提醒

案例中的孩子还在应该吃手或吮吸安抚奶嘴的时期,尤其在断奶后更是这样,所以家长不必干涉孩子。如果担心孩子吃手指头不好,就给孩子安抚奶嘴,如果担心安抚奶嘴不好,就让孩子自然地去吃自己的手指头吧。

1-3 一岁零四个月大的孩子吃手是否该干涉

我儿子一岁零四个月了,还是经常吃手。今天我带他去小区幼儿游乐场玩,别的孩子都在玩滑梯什么的,我儿子站在那里只管吃手。我看着觉得有点烦,就把他的手拿出来,反复拿了几次,儿子大哭。我现在很苦恼,到底这么大的孩子吃手应不应该干涉或者说引导呢?是不是我儿子这个敏感期比较长,我应该顺其自然等他自动放弃吃手?如果应该引导,采取什么办法比较好呢?

我现在采取的办法就是转移他的注意力,给他玩具,或者给他磨牙棒、安抚奶嘴、磨牙饼干等替代物。但有时不管用。

答 案例中的家长为孩子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环境中吃手的行为感觉到厌烦,其实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家长为什么会厌烦,而不是孩子为什么会吃手。如果这个孩子从一出生就在这个游乐场活动,只要能来一定要来,这期间成人带着孩子把这里所有的游乐器械都玩熟了,对孩子进行过一个自然训练过程,使孩子对这里的所有器械都有经验,孩子就不会感到紧张,不紧张就不会由于紧张而吃手指头。如果孩子没有经过这样的训练,来游乐场的机会又没有其他孩子那么多,那么孩子站在那里吃手指头就是最智慧的行为了。另外,家长觉得孩子站在那只是吃手指头,也许孩子是在一边吃着手指头一边观察别人的行为呢?这也是小年龄孩子学习的一种方式,像学习语言一样,他们在没出生前就在听成人说话,出生后一直听到10个月他们依然不会练习自己说话,一直要等到一岁到一岁半左右才开始练习说话。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孩子张口说话之前的那些听是没有用的。一个懂得孩子的家长应该尊重孩子发呆的权利,因为我们不知道在孩子的小脑袋里正在发生着什么,发呆的时间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所以我们不能干涉孩子发呆。

案例中的妈妈一定要相信自己生的孩子是一个人,只要是人他的童年一定是吸收的,只要成人不干涉孩子,孩子就会用发呆、试探、冲上去行动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入新的环境并降服新环境,同时自己也被环境所塑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