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节: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7)

关注儿童心理问题: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作者:李跃儿


孩子半夜醒来,不睡不必非要哄他睡。家里那么多人可以轮换睡觉陪孩子去工作,然后在第二天调整孩子的睡眠。白天尽量不要让孩子过多的睡觉,尤其是下午4点以后不要让孩子睡觉。这样孩子在晚上就比较容易睡得完整一些。孩子晚上哭时,抱起来在屋内走动,放上好听的轻音乐就行了,不必发明那么多哄他睡觉的姿势。成人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接受孩子半夜醒来这件事,慢慢想办法把睡觉的时间调整好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抱在怀里依然不停地哭,那就让孩子哭一会儿,不要因为哭了就创造新的哄孩子睡觉的姿势。过多的方式会使孩子在晚上醒来后开始无意识的挑选,而我们成人又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哪一种,所以,哄孩子睡觉的模式最好不变。

乳房如果完成了喂养孩子的任务,就不必再把它作为安慰物提供给孩子,因为它是妈妈身体比较敏感的器官,过分使用容易引起母亲的不良情绪,对孩子心理健康不利。不必怕孩子哭,将孩子的安抚降格到把他抱起来,如孩子刚哭时不要抱他,让他躺在那里哭一会,这样,“抱”就会成为一个难得的高档次的安抚行为。如果一哭就抱起来,那下一步的提高档次就是变换其他的模式和吃奶,而后两个都会造成孩子更加不满,因为吃奶母亲会不舒服,这种不舒服被孩子感觉到就会成为孩子的不舒服。我们前面说过,过多的安抚仪式也会使孩子混乱,所以在生活上不要一下把孩子的生活需求档次提到太高,因为人类的创造资源是有限的。

2-3 宝宝怎么老喜欢摸着衣物的边儿睡觉

宝宝一岁零三个月,睡觉时喜欢摸着枕头、床单、衣服的边儿,边摸边闭着眼。晚上醒来摸不着边儿就哇哇大哭,有时会闹上一两个小时,严重影响了睡眠。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说这是一种综合感觉的失衡,多发于人工喂养的宝宝。不知道是不是这样?还有,我该怎么帮她改掉这个毛病呢?

答 本来孩子依靠安慰物睡觉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孩子是抱着枕头、床单、衣服而不是非要摸着它们的边儿,事情就不会那么麻烦。半夜睡得懵懵懂懂的要找到这些物品的边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说在养育孩子时,发现孩子发展中的某个行为会给成人和他自己都带来没有意义的麻烦时,一定要及时的调整,这就是所谓的成人要敏感的含义。敏感地感觉到这是一件有意义的还是没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再计算怎样去调整比较有利。

像案例中这个孩子,每当半夜醒来找不到那些物品的边儿,会让他以为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同时因焦虑而大哭。而曾有专家研究,将人的焦虑和痛苦所产生的那些不良因素在人的血液中所产生的成分提取出来,注射给小老鼠,小老鼠很快就死去。所以说孩子由于摸物品的边儿摸不着而造成的焦虑对孩子是不值得的,由于这种担心使孩子不能踏实地睡觉,对孩子的危害就更大了。这种安慰物起到了副作用,需要帮助孩子解决一下。

温馨提醒

给孩子做一个跟他的枕头一样的更舒适的枕头,让它没有边儿。把这个枕头介绍给孩子,可以这样介绍:妈妈先抱着这个枕头,每天在孩子面前演示出很舒服的样子,然后再给孩子抱。妈妈抱过之后枕头上会留有妈妈的气息,孩子会喜欢。如果需要更肯定一点,妈妈可以在固定的一个时间段内用一种味道温和淡雅的香水,每天使孩子扑到妈妈的怀里就闻到

这种味道,然后在介绍给孩子的枕头上也喷上这种香水,妈妈先抱着枕头,然后把它再介绍给孩子,这种味道会使孩子依恋于嗅觉,而淡化对边儿的触觉。

孩子起来摸衣服边儿摸不到,成人就平静地将衣服边递到他手里,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打扰了成人睡觉而对他产生不良情绪,态度很不好地将衣服塞给孩子。否则,孩子就会更加依恋衣服边儿而不依恋于人。这是混乱型依恋,是一个不好的依恋模式。

还可以做一些宽的布条给孩子,白天当作玩具,晚上放在枕边,一把抓起什么地方都是边,就不会存在摸不着边儿而焦虑的问题。总之,才刚刚一岁的孩子,在妈妈还在身边的时候就这样严重地依恋物品而不依恋母亲,是需要母亲思考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