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节: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29)

关注儿童心理问题: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作者:李跃儿


6-3 为什么宝宝总用“要吃奶”来捉弄我

我一岁九个月的女儿近一段时间以来老是拿吃奶这件事“玩弄”父母。

她从小不喜欢喝奶,有时一点儿也不喝。虽然我们也着急过一段时间,现在她慢慢长大了,我们也不大当回事了,每天也就意思意思。平时逮到机会我们会告诉她几句“吃奶可以长高”之类的,她虽然听得进去,却是屡教不改的。

但是,这段时间以来她临睡前,有时候半夜醒来,还有早晨起来都会嚷着要喝奶,非要爸爸或是妈妈去冲奶,一副很急的样子。我们自然是满足她,立刻披了衣服就去冲奶。结果呢?大多是她一看见奶就说“不要!”“放好!”或者吸了两口就推出来说“不好吃”。我们也试着跟她讲道理,不理睬她冲奶的要求,或者说她这样浪费的话,这些奶就不给她吃了,给别的小朋友了。反正各种方法都用过了,没用,依旧是每天如此这般!

这么小的小孩应该不会是撒谎吧?存心捉弄大人?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答 我们可以试着把人的精神分为灵魂的部分、能力的部分和技术的部分。感受的、情感的、情绪的、品味的,都属于灵魂的部分,这些内涵大都不是由于思考而获得的。人年龄越小的时候,灵魂的部分占的比重就越大。在六岁之前,儿童的精神几乎全部是灵魂的,当一个孩子对某一件事情感觉到灵魂的愉悦或者不悦时,别人是无法用道理来说通孩子改变这一感觉的。孩子在两岁时,由于对这个世界不了解,对自己的权利和力量也不了解,因此表现出极其顺从的状态,这时成人让孩子做的事情,孩子一般都会尽量去做。案例中这个孩子对牛奶的不悦感觉是发自她的灵魂的,而她父母要她喝牛奶的理由是需要孩子经过思考才能领会的,而2岁孩子的大脑还不能思考这种问题,这样,家长的强烈要求使孩子处于两难的地步,喝牛奶会感觉到痛苦,不喝就不符合养育者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个冲突,孩子就会做出要喝的愿望,努力尝试去喝,但是牛奶喝到嘴里,却又感觉到无法忍受,于是又放弃喝牛奶,这样就被家长认为是撒谎。对孩子来说,这样做最大可能地解决了关于喝不喝牛奶的冲突,因为当孩子说要喝牛奶时,家长的表现肯定是比较高兴的,为了愉悦家长,孩子就会经常说要喝牛奶,然后喝时,又因受不了而放弃。这点困难在成人看来,确实如芝麻绿豆一样地渺小,但对一个2岁的孩子,却是一个天大的困难,她们根本无法解决。在这种境遇下,孩子内心的无助感是可想而知的。我们相信孩子的家人都是无限热爱孩子的,但是,这种爱却把孩子逼得这样痛苦,做父母的要反思一下这个问题。难道这个世界上的高个子都必须是喝牛奶喝出来的?一个孩子健康的心理还没有高个子重要吗?

温馨提醒

父母在爱孩子的时候,首先要精心地计算这份爱对孩子是有利的还是没利的。

做父母的一定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孩子的心灵,对孩子心理和精神高度关注才能真正给孩子带来幸福感。一个孩子获得了幸福,一定会很好地发展的。

6-4 孩子喜欢装哭是不是受我的影响

我的宝宝一岁九个月,从一岁七个月开始对电视中哭的镜头感兴趣,并常常装哭,非常频繁,哭时持续时间很长,有时还会发展成真哭。

有一次我曾在宝宝面前失控痛哭。宝宝装哭的时候动作很像个成年人,不知是不是受我影响所致?请问是我的失控给孩子带来了心理阴影吗?谢谢!

答 这么大年龄的孩子正处于对别人的行为模仿的时期。这个时期正好也是想象力突然发展的开始,孩子会把看到的东西自居为自己的,而加以模仿,因此案例中所描述的状态是孩子发展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成人不要干涉孩子,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和感受。遇到需要成人配合的时候,成人配合一下即可。如有的女孩子会模仿电影电视里某个具有优美哭姿的人物,而去模仿她每天哭很多次:当她当着成人的面哭或者趴在成人身上哭时,成人要安慰她,并配合她的情绪,这样就等于肯定了孩子的发展,对孩子是有利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