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我不是在作秀,我是在做最好的自己(1)

能解决问题的才是好员工 作者:施伟德


我们都知道,婚姻中有“七年之痒”,而在当今职场,有些人工作不到7个月,便已“痒不可支”。一项关于“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表明:中国有70%的职业人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工作倦怠”已成中国职场人士的“通病”,在人们身边蔓延……

工作倦怠通常指心理能量在工作中枯竭、耗尽。随之而来的是身体疲劳、对工作失去热情。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其表现概括为三种症状,即情感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降低。

情感衰竭是指没有活力和工作热情,感到感情极度疲劳;玩世不恭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等;个人成就感减低则是指倾向于消极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

一旦职业倦怠如“流感”般蔓延,便一发不可收拾――“被传染者”会无心工作;没有了向心力的团队更如同一盘散沙。因此,企业和个人如何应对职业倦怠至关重要。

在我们看来,要克服职业倦怠,提升解决力,最根本的出路在于瞄准目标,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无论是谁,若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一定会很充实,很快乐,很成功。

职场情景再现

小夏高职毕业那年,就业形势很严峻。寄出几十封求职信后,终于一家公司给了她回音。

闯过初试和面试后,小夏进入了最后一轮考察:在人力资源部实习3天。部长交给小夏一个任务:把公司去年的一些文件整理归类,在电脑里建档保存。

小夏忙了一天,下班前突然接到坏消息:总公司紧急通知暂停招聘新员工。参加实习的应聘者们非常不满,纷纷抱怨“这不是耍我们吗?”只有小夏仍然在成堆的文件里忙碌。部长客气地对她说:“真不好意思,白让你忙活了一天……下班了,快回家吧,明天就不用来了。”

小夏说:“没关系,活儿没干完我心里不踏实,明天上午就整理好了。”

两个月后,在一个小店打零工的小夏接到一个电话,是那位部长打来的。他对这个“傻”求职者印象深刻,公司重新开始招聘时,他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小夏。

学历不高、毫无工作经验的小夏被安排在前台做接待员。上班第一天,小夏就换掉了那本破破烂烂的登记簿,取而代之的是16开的大本子,封面上是她自己打印的公司简介。那脏兮兮的部门电话表被她扯掉了,她背了几个晚上,把电话号码熟记于心。有几个同事对她的行为很是不解,不就一个登记簿吗,有必要弄得这么排场吗?真是做作,太作秀了!

可是小夏头脑里压根儿就没有作秀这根弦,她告诉自己要做最好的自己。

一次,几个台湾客户到公司来谈合作,小夏安排他们在大厅稍等。客户们谈到对这个新合作伙伴的业绩不太了解。小夏听了礼貌地说:“如果可以的话,占用各位一点儿时间,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本公司的情况。”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里,小夏把公司近几年的销售业绩、市场份额等情况介绍得有条有理,等销售经理过来的时候,客户们赞不绝口:“你们公司真是了不得啊,普通员工对公司业绩都能脱口而出,我们对这样的企业很有信心……”

一年后,“优秀员工”的称号和奖金落在了这个前台接待员头上。

年底,每个员工都要写述职报告,总结经验,提出建议。当小夏开始写述职报告时,老员工们都说:“别傻了,从网上下载一份,改改就得了,上千份报告堆起来比老总的个子还高,他怎么可能一份份看呢?”

一周后,小夏拿出了一本像杂志一样图文并茂的年终总结。彩色封面上是公司的宗旨,扉页上是目录和提要,正文分别是“我的工作”、“我的看法”和“我的建议”,每部分都有详细数据和图表,还用漫画展示了公司存在的不良现象。

3天后,老总把小夏叫到办公室说:“你的年终总结我看了4遍,你看问题很准,思路清晰有创意,但我更欣赏你对工作的责任感。你也许需要一个更合适的岗位,好好干吧!”

进入公司的第三年,小夏成了部门经理,同事们都为她创造的升职神话而惊叹。而那些先前嘲笑她作秀的同事们,依然在原地踏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