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螽斯科(2)

昆虫的故事 作者:(美)罗伯特·埃文斯·斯诺德格拉斯


蝈蝈的乐器,跟蚱蜢的完全不同,它位于前翅(或覆翅)的重叠底部。由于这个原因,雄性蝈蝈的前翅总是不同于雌性蝈蝈的前翅,后者一直保持着平常或者原初的构造。图18C显示的是一种更像蚱蜢的雌性蝈蝈大草螽(Orchelimum laticauda,参见图30)的右翅。这根翅膀被源自根部的四根主翅脉所贯穿。最靠近内边缘的一根被称为肘脉(Cu),它与内边缘之间的间距,布满了小翅脉所组成的网络,没有什么特殊的排列。然而,在雄性蝈蝈的翅膀上(图18 A),内侧根部区域扩大了很多,由薄薄的脆膜(Tm)所组成,被许多从肘脉(Cu)分支出来的翅脉所支撑。在左翅上,其中的一根翅脉(fv)很粗,横穿过这片薄膜,我们翻转这根翅膀(B),就可以看到在其表皮之下有一连串紧密的交叉脊,把它变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锉(f)。在右翅上,同一根翅脉要细得多,而且它的锉非常软弱,但在这根翅膀的根部角上有一条坚硬的脊(s),这在另一根翅膀上并没有发育出来。蝈蝈总是把翅膀左右交叉折拢起来,在这个位置,左翅的锉放置在右翅的那条脊(s)上。好了,如果翅膀向一侧移动,那么锉就会摩擦那根脊(或者叫刮擦器),从而产生刺耳的声音,这就是蝈蝈制造它的音乐曲调的方法。然而,这种声音的音调和音量,大概有一大部分是翅膀的根部薄膜(称为鼓膜,Tm)震动所产生的。

不同的演奏者,其乐器在构造细节上也略有不同。不同种类的蝈蝈,其翅膀上的锉和刮擦器在形状和大小上存在变化,支撑鼓膜区域的翅脉也有差异,正如这些部分的插图所显示的,从锥头蝈蝈(参见图27)到图19给出的A、B、C。在纯种蝈蝈(这个家族最伟大的歌手)身上,锉、刮擦器、鼓膜,以及翅膀本身(参见图26),对于构成一件富有效率的乐器来说,全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但一般来说,不同种类的蝈蝈,其乐器并不像它们各自发出的声调有那么大的不同。同一把小提琴上,可以演奏出无穷无尽的曲调。在昆虫们那里,每一位音乐家只懂得一支曲子,或者是这支曲子的几种简单变奏,这支曲子,连同怎样在祖传的乐器上演奏它的相关知识,都是它从祖先那里遗传过来的。那些发出唧唧声的器官,直到成熟期才在机能上得到发育,这之后,昆虫就毫不犹豫地奏响它与生俱来的曲调。它从不用忧郁哀伤的曲调让邻居们听着心烦意乱。任何一只蝈蝈,以及它们家族中的任何一位成员,都没有像耳朵那样的器官,就像蝗虫长在身体两侧的那种玩意儿。胫骨(或者叫胫节,图19 D,e)上部的两条裂缝,每一条各自通向一个小口袋(图20 A,E),一块像鼓膜样的薄膜沿着其内壁伸展。膜之间是空腔(Tra),以及一个复杂的感觉接收器官(图20 B),通过一根神经穿过腿的基部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连接。

还有几个蝈蝈种群,被归类为亚科。一个亚科名以inae结尾,以区别于科名,按照拉丁文的方式,科名以idea结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