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蟋蟀科

昆虫的故事 作者:(美)罗伯特·埃文斯·斯诺德格拉斯


在直翅目昆虫的音乐中,蟋蟀的唧唧声或许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了。不过,公众通常知道的惟一一种蟋蟀是黑田蟋蟀,它们欢快的唧唧声总是出现在我们的院子里、花园中。它的欧洲堂表亲“家蟋蟀”,由于非常喜爱炉边的温暖而以“炉边蟋蟀”的名头著称于世,这种融融的暖意让它非常兴奋,以至于非要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热情。自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以来,它就一直被称为Gryllus(拉丁文:蟋蟀),它的名字被用来做它所在科的科名Gryllidae(蟋蟀科),因为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蟋蟀,有的生活在树上,有的生活在灌木丛中,有的生活在地面上,而还有一些,则生活在地底下。

像蝈蝈一样,蟋蟀长着又长又细的触角,发声器官也在翅膀的基部,耳朵在两条前腿上。但与蝈蝈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们的脚只有三节(参见图17 C)。就这方面而言,蟋蟀的脚与蚱蜢(A)有点类似;但一者的基节平滑,而另一者则多毛,一者的所有腿节都有趾肉,而另一者则只有一节有趾肉,这些方面通常又与蚱蜢的脚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在大多数蟋蟀中,脚的第二节非常小。有的蟋蟀翅膀很大,有的则很小,而还有一些,压根就没有翅膀。雌蟋蟀有很长的产卵器,为的是可以把它们的卵产在树枝上或者地面上(参见图35、36)。

蟋蟀的音乐器官(或发声器官)与蝈蝈相似,都是从前翅基部的翅脉生成的。但在蟋蟀身上,这个器官在每根翅膀上都得到了同等程度的发育,看上去就好像是这些昆虫可以随便把哪根翅膀放在上面来演奏。然而,大多数都始终保持右翅在上,使用这根翅膀的锉和左翅的刮擦器,而在蝈蝈那里,这个习惯正好相反。

雄蟋蟀的前翅通常很宽,当翅膀收拢时在遮盖住身体两侧的宽片上有向下折起的外边缘。雌蟋蟀的翅膀则更简单,通常也更小。图33的B和D显示的是树蟋(参见图37)雌雄之间前翅的差异。雄蟋蟀(D)翅膀内侧的一半(或者说当翅膀展开时后面的一半)很大,而且只有几根翅脉,支撑起很宽的膜状振动区域(或称鼓膜)。雄蟋蟀翅膀的内侧基部(或者叫臀区)也比雌蟋蟀的要大,包含了一根突出的翅脉(Cu2)形成了向着翅膀边缘的锐曲线。这根翅脉的表面之下有发出唧唧叫声的锉。成年雌蟋蟀(B)翅膀上的翅脉比较简单,雌性蟋蟀幼虫(A)的则更简单。但是,雄蟋蟀翅膀上错综复杂的脉络是从雌蟋蟀的简单类型发展而来的,总体而言,这对昆虫来说是很普通的。雄性(C)与雌性幼虫翅膀(A)的差别,并没有大到各自对应的翅脉像文字显示的那样能够清楚区分的程度。再看看成年雄蟋蟀的翅膀(D),要确定哪些翅脉被扭曲以便产生发声装置,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当树蟋唱歌的时候,它们就把翅膀抬起在背部之上,像两把很宽的扇子(参见图37、40),并向两侧移动,这样右翅上的锉就会摩擦左翅上的刮擦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