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巫代序:孩子并非你的杰作(2)

放下孩子 作者:(美)温迪·莫格尔


作者将父母的问题总结为这样三个:望子成龙、过度保护与过多干涉。父母望子成龙,则对孩子怀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和期望,将孩子当作神童。“太多父母想要在孩子八岁时就搞定了一切。他们想要孩子有完美的成绩,希望孩子的学习能力不逊于西半球的任何小孩。孩童的智力发展是时断时续的,却没有哪位父母有耐心给予足够的时间。不能晚发芽、不能晚结果,任何反常全不能接受!”如此过高的期望,使得孩子承担了过重的压力,导致他们一系列健康、行为和心理问题。

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和过多干涉,则是因为他们内心怀有太多的恐惧和不安全感,他们不信任这个世界、害怕未来、不相信自己,因而也不信任孩子。“由于我们并不知道该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舒适和安全,因此我们就用各种物质来填充孩子生活中的空洞,给他们举办生日宴会,报名各类培训班,给他们买一整房间的玩具和娱乐设施,给他们请家教和医生。但是物质上的丰裕却无法换来孩子们心灵上的安宁,反而使父母们产生了更多的焦虑感,他们害怕孩子们无法维持这种特为他们精挑细选的生活方式,担心孩子们脱离自己为他们已经铺好的这种生活轨迹。

“为了替孩子们着想,现代的父母们不仅在物质上溺爱孩子,而且在精神方面也宠着他们。在很多父母的记忆中,他们的童年生活大都是不快乐的,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没有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因此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摆脱过去的这些束缚,但是矫枉过正之后却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他们高估了孩子在自我表现方面的需求,结果把每个家庭都打造成了民主的小王国。但是父母们在家里所坚守的那些平等,却无法让孩子得到自尊。相反,这让孩子感到恐惧,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父母不够强势。因此,尽管现代父母不想成为孩子眼中的集权者,却并没有让孩子变得坚强起来,而是让孩子心中多了一份不安全感。

“眼下的教育趋势是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庇护之下。社会虽然复杂危险,但是很多父母都过于庇护他们的子女了,以至于孩子们没有机会去学习离开了家人及学校的庇护后,自己到底该如何去生活。父母们所担心的并非仅仅是那些暴力行为,他们也害怕不可预测的未来。因此,父母们愿意为他们的孩子铺好前方未知的路,试图给他们穿上一层厚厚的技能盔甲,再教会他们很多知识,好让他们具有超越同侪的竞争力。”

我引用的这几段话,虽然是描述作者咨询工作中所接触到的犹太人家长,但是放到中国家长身上,也恰如其分。造成这些问题的心理因素之一,在于家长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作品,把孩子的“成就”视为家庭重要的“产品”,因而也给自己提出苛刻的要求,要成为完美的父母。然而,作者告诉我们的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犹太人育儿理念就是--孩子并非你的杰作。任何事物都不属于我们,我们的子女既是上天给予的礼物,也是上天的宝贵借贷。父母要对子女承担责任,培养子女直到可以离开我们独立生存,而子女的责任则是找出自己的人生道路。因此,父母不应该期待孩子成为不同于本身特性的人。犹太教主张我们养育自己的儿女,并非寄希望于他们成为救世主,而是让他们活出自我。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待任何孩子都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