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疾病与优生(1)

问答式胎教百科 作者:菅波


遗传对生育有何影响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牛生小犊,山羊生羔”,这就是物种的繁衍。这种将亲代的表型、生理功能等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就叫遗传。

生活中,正如人们常说某家宝宝的鼻子像妈妈,眼睛像爸爸,这正是宝宝接受了父母双方遗传特征的缘故。我们还可以看到孙子像爷爷或奶奶,外孙像外公或外婆的现象,这是儿孙辈通过双亲,接受了祖辈遗传特征的表现。

人的繁衍是由父母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卵子结合、发育分化而成。精子和卵子的细胞核中各含有23条染色体。受精卵的23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子,携带着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形成了新的个体,一代一代传下去,永无止境。

同样,遗传性疾病也可以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如不加以控制,势必增加遗传病儿的出生率。为了提高人口素质,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减少或杜绝遗传病宝宝的出生。

遗传性疾病有哪些特点

目前已知的遗传性疾病达4000多种,一般都有以下3个特点;

先天性

因为发病是由于染色体数目、结构的异常或基因的突变导致,故这种疾病在胚胎时期或胎儿发育早期已经存在,宝宝出生即已患病。

终身性

大多数疾病持续终身难以治愈,如先天愚型、白化症等。某些疾病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便有缓解症状或避免发病的可能。例如,苯丙酮尿症的病儿若能在出生后3个月内确诊,6岁前坚持低苯丙氨酸饮食,就能避免出现智力发育迟缓的现象。

遗传性

遗传病患者婚后生育便会将致病基因传给后代。由于致病的基因可以是显性、隐性或性连锁等,故遗传的方式也很复杂。可以是代代相传或隔几代才发病的,如白化症;男女都可发病的有多发性家族性直肠息肉症、遗传性舞蹈病等。另有一种叫伴性遗传,如血友病、红绿色盲等,这种遗传性疾病的特点是“传男不传女”,也就是说男性发病,女性为致病基因携带者。

如何预防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除了给家庭带来不幸及令患者终身痛苦外,还可以将疾病传给后代。为了控制和减少各种遗传病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实行优生保护法

对凡有可能或有很大可能导致其后代发生严重的遗传性疾病者,均应避免生育。这些疾病包括:先天愚型、白痴、遗传性精神病,显著的遗传性躯体疾患,如舞蹈病和肌紧张病、白化病等。我国有关部门已重视这个问题,正在拟定优生保护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