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节 对独立的渴望(3)

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作者:(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面对全新的世界,儿童全身心地学习着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从周围环境中汲取经验,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寻求着独立。我们成人要明白,自由和独立对儿童来说是必须的,他们就像是永不停歇的劳动者一样,时刻“工作”着。一旦停止工作,不能从外部世界获得经验,他们就不能生存。这种生存规律也适合其他所有的生物。

生命只有通过活动才能达到完美,而所有的生命都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充满活力。社会的活力来自一代又一代的人。社会上有些人企图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干,自己少干点,事实上这是生命衰退的表现,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面对陌生的环境,无助、惶恐,希望得到人们的帮助来适应周围的环境,可是父母却没有这样做,渐渐地,他就会对这个世界失去兴趣。这样的儿童离不开家人的怀抱,他喜欢得到别人的帮助,喜欢在屋子里而不是出去交朋友,喜欢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喜欢依赖他人。这些表现是一种退化的倾向,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向子宫回归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对家人的依赖、对独立的逃避。

这些儿童喜欢依赖他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看到的总是困难,而这些困难在他们看来也是无法克服的。如何治疗儿童这种退化的“疾病”以及如何对他们施加正确的教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能给这些儿童提供及时、正确的帮助,西方国家建立了很多儿童心理诊所,同时还研究出了一些治疗方法,游戏治疗就是其中之一。

儿童生活、学习的环境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他们能够从中培养各种各样的兴趣,吸取经验。我相信,只要我们遵循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就可以改变有退化倾向的儿童,使他们不再懒惰,而是变得勤奋,热爱工作;不再无精打采,而是充满活力、兴高采烈地生活;不再畏惧困难,而是积极向前,挺身而上;不再因为害怕而躲避,而是热情开朗地享受生命的乐趣。

然而,对这些儿童来讲,从原来一个懒散的人变成一个精神抖擞、充满活力的人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要以自然规律为依据,对他们施之教育。这里我先解释一下“成熟”一词,因为正确认识 “成熟”这一概念对理解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在遗传学上,成熟表示未成熟的受精卵孵化之前的发展过程。在儿童心理学上,成熟表示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调节机制,这种机制确保各个器官的发展过程以及平衡状况。

阿诺德·格塞尔是最早使用这个概念的儿童心理学家之一,他认为:成熟与学习支配着儿童心理的发展,但成熟的作用更为重要;儿童身心的发展变化是受机体内部的因素,即生物基因固有的程序所制约的,儿童的学习过程受生命本能的支配,生命赋予儿童某种特性和倾向并指导他们学习。也就是说,阿诺德·格塞尔认为,儿童的这些功能是不受外在指令约束的。

我一直坚持的一个观点就是:儿童的成长要遵循自然规律。我把这些规律作为儿童教育的基础。从儿童身体发育的角度上讲,格塞尔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正如前面讲到的,在儿童的各种行走器官发育成熟之前,教他们走路是不可能的,但是他的说法对儿童的精神成长来说未必适宜。举个例子来说,他认为成熟(内部环境)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学习(外部环境)本身并不能促进儿童发展,认为儿童的大脑发育和身体发育一样,都是一定发展过程的结果,这种说法就不恰当。假如把一个儿童放在荒岛上,只给他提供必需的食物,却不让他与人类接触,任其自由发展,其结果我们可想而知:身体发育会很正常,但心理发展肯定不正常。那个曾经家喻户晓的“艾维伦野人”男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很明显,就生命个体而言,“成熟”过程中不仅有基因功能内部环境的作用,还存在外部环境的影响。在个体的成熟过程中,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成熟离不开来自外部环境的经验。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环境经验也有不同形态,这是因为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具有目的的行动”的本能不断转换类型,环境经验也就以不同面貌出现在儿童面前。由于环境不断重复出现,人的意识领域也出现了一项新的功能,一个特定模式建立了。当然,这是肉眼无法看到的。看起来,外在经验的重复活动与新生功能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因为在这些功能出现的同时,环境经验随即消失了,而且新功能一经建立,儿童的注意就转移了,以便发展另一种功能。如果儿童不能这样连续适应环境,他就会失去对环境的敏感性,从而影响他的发育成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