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激励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2)

这样说孩子最能接受 作者:冯德全


世上没有不好的孩子。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潜能的开发充其量不足10%,每个孩子的生命都存在无限的可能性。所以,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拥抱他,亲吻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喝彩!

请你满怀激情地竖起大拇指对你的孩子说:“孩子,你真的很棒!”奇迹便由此而生。

2.“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就行!”

那一年,4000多名高中毕业生报考了清华大学国际MBA,最终,62人入选,其中就有北京某中学的高才生张海涛。

海涛小时候刚刚开始会用毛笔写字时,妈妈就开始“收藏”儿子的作品,那些写在废包装纸、废信封上歪歪扭扭的字,直至现在很像样的书法作品,妈妈都像“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不管写得好不好,妈妈都会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

只要海涛一写字,妈妈就走过来非常欣赏地说:“这字是怎么写的?很好啊!你什么时候学的呀?怎么比上次提高得这么快?”母亲的表扬,把海涛带到了书法的世界里。

海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母亲作为一个欣赏者,她微笑着看着我一天比一天强大,这对我很重要。”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一步一步地实现,而不是一蹴而就,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就行。因此,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做父母的都应格外敏感并及时地给予鼓励。

当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有所表示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到非常显著的效果。话语虽然很简单,但是孩子却可以心领神会。比方可以说:“孩子,我非常高兴,你今天把脱下的鞋子摆得很整齐。”就这简单的一句话,会提醒小孩记住把脱下的鞋摆放好。

又如,大人期望孩子学会收拾自己的房间,就要先从他们会做的事情开始。让他们把床铺好,把桌椅摆好。这样一步一步地,不久他们就能掌握收拾房间的技巧。同时要告诉他们,大人看见了他们的每一个微小的成绩。“你今天把床铺好了,把桌椅摆好了,你基本上已学会怎样整理房间。”只要这样鼓励他们,孩子就会一点点地进步,终有一天会成为栋梁之才。

3.“别怕,你比我当时强多了!”

为了让儿子的身体得到良好的锻炼,也为了让他多一种娱乐活动,明明的爸爸在院子里专门安放了一个秋千。

当爸爸第一次将明明抱上秋千的踏板上时,小明明吓得哭了起来。

“不,不。”小明明站在踏板上紧紧地抓住绳子,他狼狈极了,不停地哀求爸爸把他放下来。

“这没有什么,很多孩子都会玩,你不用害怕。”爸爸一边说一边将儿子稳稳地扶住。

“爸爸,我不想玩这个,我会摔下去的。”小明明哭着说道。

“你不会摔下来的。只要抓住绳子,这是很安全的。”

“不,我害怕。”儿子仍然坚持。

见到孩子那副害怕的样子,爸爸知道再劝说也没有用,便把孩子抱了下来。

“这样吧,爸爸先给你作个示范。等你见到爸爸玩得很高兴的时候,你一定会改变主意。”说完,就上了秋千开始摇荡起来。

“爸爸,你真行!”见爸爸在秋千上荡得很高很高,小明明高声欢呼起来。

“那么,你也来试试好吗?”爸爸问儿子。

“好吧,可是我不要荡得那么高。”儿子终于同意试一下。

这一次,儿子仍然很害怕,但毕竟有了一个开始。他站在秋千的踏板上扭来扭去,样子难看极了,不仅如此,还几乎没有把秋千荡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