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抚慰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3)

这样说孩子最能接受 作者:冯德全


3.“你怎么能这么小看自己呢?”

有一天,孩子问妈妈:“我的个子这么小,长得也不漂亮,而且又不像别的小伙伴那样心灵手巧,吹拉弹唱、歌舞琴棋她们都会,而我什么特长都没有,等到将来如果没有人喜欢我该怎么办?”

说着说着,眼泪就要掉下来了。

妈妈安慰孩子道:“小傻瓜,你怎么能这样小看自己呢?你好好想想,一个人的才能有的看得见,有的看不见,别人表现出来的东西你的确没有,但是你的善良、坚韧、不怕吃苦、不畏困难以及其他的一些优点是别人所没有的。孩子,千万要记住,你自己就是一座宝藏,你的这笔财富将让你受益终生。它们就是你深藏不露的能力。时候一到,自然显露。所以,不要担心。”

孩子年纪还小,虽然意思没有完全听懂,但是嘴角已经笑开了。与此同时,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有一种叫做信念的东西已经慢慢滋生。

孩子都有因为挫折而伤心的时候,这时就需要家长学会从多个角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染、打动孩子,使其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第一,正面强化,说出孩子众所周知的优点。

孩子在表现优秀的时候,最期望听到爸爸妈妈的鼓励与肯定。积极的正面肯定,才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爱和喜悦,给孩子带来愉快的心理感受,强化他正面的表现,促使他努力做得更加完美。

第二,全面肯定,说出孩子小小的优点。

爸爸妈妈发自内心的赞扬是引导孩子一步步走向真善美的动力。家长如果老把眼光盯在孩子的过错上不放,就会心生焦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与信心,也会导致孩子往消极的方面发展。在纠正孩子捣乱等错误行为的同时,须用心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细心捕捉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孩子会逐步改掉不良习惯,强化优秀的品质。

第三,沙中淘金,说出孩子错误中的闪光点。

在工作和生活中,成人因为期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肯定,偶尔也会犯些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错误,小小年纪的孩子又怎么能够避免呢?发生这样的事情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客观分析孩子这样做的深层原因。如果孩子是为了获得尊重和肯定而犯的错误,至少有令人欣慰的地方:孩子想听表扬,想要上进。家长要肯定这一点,多找机会表扬孩子,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来获得肯定。

第四,独辟蹊径,说出孩子的与众不同点。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点,有着轻微自我封闭倾向的孩子,有时更会令大人觉得难以理解。这些特点是孩子人格的一部分,简单的斥责和生硬的要求只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把他们推向不健全人格的深渊。发现孩子具有负面的性格特点时,家长先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寻找孩子特殊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帮助孩子一步步走出狭隘的天地,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找到更多的乐趣,逐渐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4.幽默一下又何妨

读初中的芳芳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可这一次考试却名落孙山。芳芳回到家里,一个劲地哭。父亲看了,诙谐地说道:“我的千金小姐,哭有什么用?要是能哭出好成绩,我宁愿和你妈也加入哭的队伍,哭他个天昏地暗。跌倒了站起来嘛!”芳芳听了父亲一番风趣幽默的话,破涕为笑,去掉了自卑感,卸下了包袱,从父亲的话里汲取了营养和力量,再次鼓足勇气,去争取好成绩。

家庭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总的说来,不外乎疾言厉色、心平气和、风趣幽默三种。家庭教育的本质在“教育”二字,无论哪一种教育方式,都离不开生活理念的灌输,但是不同的灌输形式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疾言厉色的教育可以威慑孩子,但它容易让孩子产生对抗心理,是一种不得要领的教育方式;心平气和式的教育能使孩子体会到自己与父母在人格上的平等,但由于语言平淡,不疼不痒,无法产生持久的效果;风趣幽默的教育触动的是孩子活泼的天性,因而更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下不灭的印迹,使他们时刻以此警示自己。

幽默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式。世界上有人拒绝痛苦,有人拒绝忧伤,但决不会有人拒绝笑声。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如果经常能想到“寓教于乐”理念,再顽皮、再固执的孩子也会转变的。幽默表面上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实际上它贯穿的是一种乐观精神,一种坚信“明天会更好”的执著,反映了教育的人文本质。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家庭教育也同样如此。幽默感应在父母的语言修养中位居特殊的地位。幽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不可忽视的家庭沟通手段。幽默感可以感染孩子。在一个充满幽默欢笑的家庭里,孩子就会变得活泼、热情、开朗。目前,西方国家的教育机构相当重视对孩子幽默感的培养。作为启蒙教育的父母,与子女开些善意的玩笑,鼓励孩子说些健康的俏皮话,用幽默的方法教育孩子,是十分有益的。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绝非逗乐,而是在培养孩子健康快乐的个性。

我们不应总是用斥责惩罚的方式对待犯错误的孩子,不要让孩子总是担心受到惩罚,而要使他们在看出自己谬误的同时破涕为笑,其效果往往比板起面孔训斥孩子好得多。

总之,父母多一分幽默,子女就更多一分笑声,多一分欢乐,多一分力量。幽默不仅能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人为的紧张情绪,而且可让子女在笑声中健康身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