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2~3个月新手妈妈合理应对宝宝不适

问答式育儿百科 作者:崔绍珍


宝宝入睡后打鼾怎么办

宝宝在睡眠时可能会发出微弱的鼻鼾声,如果是偶然现象,就不是病态。如果是经常性的而且鼻鼾声较大,那就应及早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在人体的鼻咽部有个淋巴组织为增殖体。如果是病理性的增殖体增大,入睡后人就会张口呼吸,并引起鼻鼾。宝宝的增殖体增大严重时,还会引起硬腭高拱、牙列不齐、唇厚、上唇翘、表情痴呆、精神不振、体虚和消瘦等反应。所以,如果宝宝睡眠时出现经常性鼻鼾,就要请专科医生判断是否是病理性增殖体增大,如果是病理性的应及早做手术切除。

宝宝便秘怎么办

第3个月的宝宝极易发生便秘,以致引起宝宝排便时哭闹不止。宝宝便秘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缺水。特别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因为牛奶中钙的含量较高,容易导致宝宝“上火”,如果水分补充不足,就会引起便秘。

所以,为了防止宝宝发生便秘,要多给宝宝喂些水,特别是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也可在牛奶中加些白糖(100毫升牛奶中可加2~5克),因为白糖可软化大便。还可以给宝宝适当喂些菜汁、果汁等。如果宝宝便秘比较厉害,粪便积聚时间过长,不能自行排出时,可试着用小肥皂条蘸些水轻轻插入宝宝肛门刺激排便;或用小儿开塞露注入肛门,一般就能使宝宝顺利通便。但以上两种方法对宝宝均有一定的刺激,而且容易让宝宝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最好不要常用。便秘严重时要请儿科医生诊治。

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有什么益处

“百白破”三联疫苗是由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当比例配置而成,用来提高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接种后,它们各自发挥其免疫作用。百日咳抗原成分刺激人体产生具有凝集、中和与杀灭百日咳杆菌的各种抗体,能抵抗百日咳感染而不发病。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通过抗毒素中和白喉、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外毒素。这种疫苗一般是肌内注射,注射部位可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也可在臀部。

三联针对破伤风的预防效果最好,抗体可维持10~15年时间,保护率可达95%以上。对白喉的预防效果也较为理想。约90%的宝宝血清中白喉抗毒素可达到保护水平。对百日咳的保护率可达到80%左右。

接种疫苗后有不良反应该如何处理

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后,宝宝可能有轻微的发热、烦躁不安,注射后的当晚宝宝睡眠不好,易惊醒哭闹,如发热未超过39℃,无抽筋等严重反应的表现,可不用处理。经过2~3天即可自愈。该疫苗接种的局部可能出现红肿,持续一定时间后也会逐渐消失。第一针注射后宝宝的体温升到39.5℃以上,或有抽风,则不宜再接种第二针,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若宝宝全身反应较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该服用第二颗小儿麻痹糖丸吗

宝宝满3个月后应及时服用第二颗小儿麻痹糖丸,这样在宝宝体内就可产生对小儿麻痹症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服糖丸后一般没什么异常反应,个别宝宝会有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比平常稍稀,但无其他不适的反应,持续2~3天,可以自愈,不必处理。

要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吗

在给宝宝进行全面身体检查时,医生会询问宝宝的喂养方式、奶量、停掉母乳的时间、辅食添加与相关情况、疫苗接种和疾病情况。宝宝做体检时,应检查的项目有:测头围、胸围、身高,称体重,对宝宝进行视觉、听觉、触觉等测试。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项目检查,如医生会摸摸宝宝的脖子,看有无斜头、淋巴结肿大的状况;听听宝宝的心跳速度及规律性是否在正常范围,以及有无杂音;检查宝宝有无疝气、淋巴结肿胀。男宝宝检查阴囊无水肿(睾丸下降到阴囊),女宝宝检查大阴唇有无鼓起或有无分泌物;追踪有无体关节脱位的状况等。

为什么要警惕先天性髋关节脱臼

先天性髋关节脱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影响宝宝健康的疾病。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最佳时间,是在宝宝出生后3个月以内。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症状是宝宝的两腿不能向两侧自然展开,左右两腿的长度不一,而且大腿也不一般粗细。作为父母,你们要格外留心宝宝的双腿,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就要抓紧时间到医院检查,争取早日治疗。

腹股沟疝是怎么回事

腹股沟疝一般在婴幼儿期发生的比较多,这是因为,男宝宝的睾丸最初是在腹部,在即将出生前降入阴囊。睾丸经过的从腹部到阴囊的这个通道,一般在出生后就关闭了,但也有闭锁不好的情况。这样的宝宝到了2~3个月,由于剧烈哭闹或便秘等原因,当腹腔压力增高时,腹腔内的肠管就会顺着这个闭锁不全的通道,穿过腹股沟(大腿根部)降入阴囊中,这就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一般见于男宝宝,但女宝宝也有类似的病,肠管及卵巢从腹股沟降至大阴唇。如果是卵巢降下,就会肿得像枇杷树种子一样大的硬块。肠管从通道降下是不会感觉到痛的,也不会有任何障碍。即使阴囊肿起或卵巢下降,只要治疗及时也不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如果下降的肠道回不到腹腔而嵌顿,处理不及时则容易造成严重后果,父母要注意严密观察,及时到医院诊治。

宝宝发热怎么办

第3个月的宝宝出现发热现象并不少见,其中,很多是因为护理不当引起的,比如,夏天给宝宝穿得过多或抱得时间过长,由于父母的热量传给宝宝,加上天气炎热,造成了宝宝的体温升高。这时应将宝宝放于凉爽的地方,让宝宝自由活动。冬天为了给宝宝取暖,如果把太烫的热水袋等放在宝宝被窝里时,也会引起宝宝临时性发热。这种临时性发热只要处理及时,过一会儿宝宝的体温就可恢复正常。宝宝发热还有的是因为患病引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淋巴腺化脓。宝宝可能因为下巴某处的淋巴腺化脓而引起发热,这种情况的发热,看一看或摸一摸下巴就知道了。如果淋巴腺肿大,摸上去也很痛,就要请医生检查确诊,及时治疗。

中耳炎。如果宝宝发热时哭闹得很厉害,应考虑是否患了中耳炎。这种发热虽然多发生在夜里,但不要急着去看急诊,可先给宝宝冷敷头部。第二天如果宝宝发热现象没有减退,甚至从宝宝疼痛的耳朵里可能会流出透明的分泌物,就要马上去医院检查治疗。

肺炎。宝宝患肺炎时,症状多半是嘴唇发暗,吸气时小鼻子张开,鼻翼扇动,呼吸急促而困难,而且不喝奶,哄逗也不笑。一旦出现这种症状,就要马上到医院检查治疗。

宝宝腹泻怎么办

宝宝到了第3个月,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中混有硬块或多少带有黏液等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妈妈也不必过于担心,要仔细分析病因对症处理。

一般吃母乳的宝宝不会出现腹泻,如果出现腹泻,首先应考虑引起腹泻的原因,是否宝宝吃奶量增多造成的。要先测一下宝宝的体重,如果体重增长太快,就说明确实是母乳增加引起的。这时可在宝宝吃奶前先喝一些白开水以减少喝奶量,这样宝宝的大便次数也会随之减少,腹泻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对于用牛奶喂养的宝宝,只要奶瓶及奶嘴消毒严格,一般不会出现腹泻。如果宝宝有腹泻现象,但不发热、精神好,而且也爱喝牛奶,只要将牛奶的浓度调稀一些,腹泻就会消失。

还有一种就是因妈妈患了感染性腹泻。如果妈妈不慎患了痢疾,在1~2天后宝宝也可能出现腹泻现象。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即使宝宝的大便中没发现血或脓,也应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治疗。

舌头与颌骨异常怎么办

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或宝宝打哈欠时,应注意观察宝宝舌头状况是否正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对。

沟纹舌。即在宝宝的舌部出现深浅、长短不一的纵、横沟纹,一般无任何不适,但可出现刺痛感。目前,沟纹舌的成因虽然不明,但人们常认为是先天性的,而且可能与地理条件、维生素缺乏或摄入的食物种类等有关。沟纹舌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逐渐加重,但不需要任何治疗。为防止宝宝出现沟纹舌,妈妈应经常注意保持宝宝的口腔清洁,比如吃完奶或果汁后给宝宝饮点水,冲刷一下口腔;还可用棉签蘸温开水轻轻擦拭宝宝的口唇。

地图舌。即有的宝宝舌面上出现不规则的,红白相间的,类似地图形状的东西。地图舌的成因一般与疲劳、营养缺乏、消化功能不良、肠寄生虫和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所以出现地图舌的宝宝一般体质都比较虚弱。患了地图舌的宝宝多无明显的不舒服症状,有的可能出现轻度瘙痒或对有刺激性食物稍有敏感,这种症状可长达数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然消退。发生地图舌后,应注意口腔卫生,适当地给予口腔清洗。症状明显时可用1%的金霉素甘油等涂布。服用B族维生素及锌剂有一定疗效。 颌骨异常。主要指上颌骨前突或下颌骨前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盖地”或“地包天”。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人工喂养的宝宝身上,主要原因就是使用奶瓶的姿势不当。使用奶瓶喂宝宝时,如果经常将奶瓶压着宝宝的下颌骨,或让宝宝的下颌骨拼命往前伸去够奶瓶,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宝宝下颌骨的发育,形成上颌骨前突或下颌骨前突。正确的喂奶姿势应当是将宝宝自然地斜抱在怀里,奶瓶方向尽可能与宝宝的面部成90度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