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喜迎新生儿(24)

育儿不可不知的1001个常识 作者:金海豚婴幼儿早教课题组


呼吸暂停:正常的新生儿有时会出现不规则的呼吸,有时两次呼吸间隔5~10秒钟,但不伴心率和面色改变,称周期性呼吸。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10~15秒钟甚至更久,同时心率减慢,每分钟少于100次,还出现紫绀和肌张力减低。若宝宝发作时,家长不要惊慌失措,最好将宝宝平放在床上,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按压宝宝的胸部,以帮助恢复呼吸。切忌将宝宝紧紧搂抱强屈成团,特别是不要搂住宝宝的脖子,以免造成窒息的严重后果。若病情得不到缓解,应立即送去医院。

窒息:胎儿娩出后,若1分钟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歇性、浅表呼吸者,则可断定为新生儿窒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是呼吸中枢抑制、损害,或呼吸道阻塞。发现宝宝窒息时应及时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做人工呼吸、供氧等。多数宝宝经处理后,情况能迅速好转,呼吸转为正常,但仍需仔细观察宝宝的呼吸及一般状况,并注意保暖。

宝宝鼻塞怎么办

细心的爸爸妈妈们会发现,即使没有把宝宝带到外边去,宝宝也没有感冒却还是鼻塞,这是因为宝宝在长到半个月左右时,鼻子经常会发生堵塞现象。有时把宝宝鼻子里的鼻垢取出后,鼻子还是不通气,而且症状可能逐渐加重。有时这种现象可持续3~4周左右,甚至达到了吃奶时费力的程度。

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空气干燥的缘故引起的,爸爸妈妈们也不要过于着急。解决的办法是:如果是在冬季,可在暖气前挂上湿毛巾,以减轻空气的干燥程度。如果房间温度太高,宝宝也会感到鼻塞。

所以,天气好的时候,要经常带宝宝去户外散步,接触室外空气后,会使宝宝鼻腔通畅。值得注意的是,切忌不要给宝宝用成人通鼻药。

宝宝呼吸时嗓子发响需要治疗吗

有时爸爸妈妈们会发现,出生不久的宝宝在呼吸时,嗓子会发出一种吱吱的响声。

特别是在啼哭或发怒时这种响声会更明显,安静时稍好一些。这时宝宝的啼哭声不嘶哑,也不发热,吃奶也很正常,精神也很好。原来之所以出现这种吱吱的响声,主要是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喉头很软,每当呼吸时,喉头局部就会出现变形现象,使气管变得较为狭窄,这样自然就会发出响声。

随着宝宝的渐渐长大,柔软的喉头慢慢变得坚硬,也就不会发出响声了。所以不需要特殊治疗。

宝宝的胎记需要治疗吗

几乎所有的宝宝出生时都带有胎记,也叫“胎生青记”,医学上称为“色素痣”。

大多发生在宝宝的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一般为青色或灰青色的斑块。胎记的形状大小不一,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用手按压后不褪色。

这些胎记是由宝宝出生时皮肤色素沉着或改变引起的,一般在出生后5~6年内自行消退,所以不需要治疗。

生理性黄疸需要治疗吗

当爸爸妈妈们怀着喜悦的心情看心爱的宝宝时,可能会发现宝宝在2~3天时皮肤开始变黄,最明显的部位是眼白、手掌心和脚底板,这无疑会引起爸爸妈妈的极大担忧。其实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现象属于生理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爸爸妈妈不必担心。

这种黄色来自于血液中过剩的胆红素。胆红素是红细胞正常分裂后的产物,通常由肝脏处理后再经肾脏排除。

由于刚出生的宝宝肝功能不成熟,肝脏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大量的胆红素,便会出现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通常出现在出生后的2~3天,到了7~10天后逐渐消失。如果是早产儿,由于其肝功能比顺产宝宝更不成熟,所以可能延续到14天之后才能消失。

此外,男婴和低体重的宝宝比较容易出现新生儿黄疸,或者妈妈有肥胖症以及由催生产下的宝宝,都可出现。出现这种状况时,医生通常会将宝宝留下观察几天,待血液测试黄疸指数正常后,就可出院。

宝宝得了脐疝怎么办

刚出生的宝宝脐带脱落后,由于腹压的作用,脐带残端可能会逐渐增大,腹腔中的液体、肠管或大网膜进入脐带残端,形成脐疝。民间称“气肚脐”。当宝宝哭闹、排便时,随着腹压增高,脐疝增大;当宝宝安静时,脐疝会减小,甚至看不见。

脐疝一般在宝宝1~2岁时自愈,无需治疗。但爸爸妈妈们如果发现宝宝有特大脐疝,这就属于疾病范畴,需要立即看医生,并且手术治疗。

新生儿腹泻怎么办

新生儿腹泻一般是由单纯性消化不良和细菌感染造成的肠炎。

消化不良可能与气候变化、受惊和变换居住环境有关。但是如果新生儿的大便次数多,黄色,有蛋花汤样,并伴有血丝和黏液,虽然宝宝并未进食很多奶,但是有腥臭味,排便时哭闹,烦躁不安。

这类的腹泻,大多数是一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是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的腹泻,需要加用消炎药和消化药来治疗。

如果大便中水分很多,便水分离,次数达10次以上,有臭味,应考虑宝宝患了腹泻,要及时到医院化验大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