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早教,让宝宝更聪明(3)

问答式早教百科 作者:菅波


 

贴心小叮咛

日本教育家松原搭哉说:“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育最显著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不抓紧教育和指导,掉以轻心、放任自流,孩子的一生就毁掉了。”因此,爸爸妈妈要抓住宝宝的敏感期,在敏感期里对其进行适当教育。

多元智能

什么是多元智能

智力是认识世界和应付环境变化的能力,也就是个体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分析、判断、有目的地行动和有效地处理周围事物的综合能力,是各种才能的总和。智力组成的多个方面就是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的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专家提出的,指每一个宝宝都具有运动、语言表达、自我认知、生活交往、逻辑等多方面的智能。

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各有不同,这些智能也并非通过读、写、算等训练就能培养成功。作为爸爸妈妈,最重要的是引导宝宝进入与这些智能相关的各个学习领域,扬长补短,从中发现、培育宝宝的强项,帮助宝宝实现自我发展的价值。

什么是运动能力

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运动能力指的是宝宝的肢体运动。在这期间,宝宝的肢体运动发育最为迅速,包括抬头、翻身、爬行、坐立、站立、迈步、走路、跑、双腿跳和单腿跳等大动作,也包括用手指抓握和捏小东西、扣纽扣等精细动作。

通常,宝宝在3个月时会翻身,在6个月时会坐,7~8个月时会爬,这些肢体动作能够帮助宝宝认知事物,有益于宝宝的心理发展。肢体运动能力强的宝宝,在体育方面会有所特长。优秀的运动员就属于运动能力比较强的人。

什么是语言表达能力

发出的声音(比如哭)、声调、单句、词句、语句的组合等都属于语言表达能力,宝宝先是从哭、发出“哦、啊”等简单的音,发展到会说“妈妈”、“爸爸”、“再见”等词。

什么是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观察力、模仿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力等。其中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观察力、模仿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力是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学会的。

什么是生活交往能力

生活交往能力包括人际交往、社会适应性、独立生活能力、情感和情绪、个性与性格、气质等。宝宝与妈妈之间的依恋,对陌生人的抵触等,都是宝宝最初人际交往的表现。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吗

以前,在儿童智力范畴中没有包括情绪和情感的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独生子女情感和性格问题的出现,人们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问题。“情商”这一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并受到人们的重视。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是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素质,有时情商要比智商更重要。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个人性格不好,冷漠,孤僻,自负,不善与人交往,情绪不稳定等,那么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取得成功,因此情商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

只要爸爸妈妈稍加留心,就能够发现宝宝的情商在生活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比如宝宝天生就具有情绪反应,刚刚出生的小宝宝感到冷时,马上就会表现得不安和啼哭;2~4个月的宝宝吃饱喝足之后看见爸爸妈妈逗他,会笑出声来;6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表达出“我喜欢妈妈”的情感;1~2岁的宝宝看见妈妈高兴时也会兴高采烈,妈妈生气时也会情绪不好,当别人不给他想要的东西时,他会发脾气,盒子打不开时他会把盒子摔掉等;2~3岁的宝宝开始具有爱心,知道同情别人,能从爸爸妈妈身上体会到喜怒哀乐的情绪并表达出来。

婴幼儿智力发育有哪些规律

一般来说,婴幼儿智力发育的规律有:

由上到下

宝宝的发育是按照由颈部逐渐发展到上肢,又进一步发展到下肢进行的。如先抬头、用手取物,先坐后立再行走。一般来说,宝宝3个月会抬头,4个月时会抬胸,6个月会坐,10个月能站,1岁会迈步。

由近到远

肌肉动作的发育先躯干中心部位,后肢体远端。如先抬肩后手指取物。如宝宝在1~2个月看人或动物时会扭动肩部和腰部来与人交流,5~6个月时会主动用手抓握东西,7~8个月时会用大拇指和其他手指抓住小东西等。这些发育都是从身体中心的大肌肉逐渐发展延伸到四肢末端的小肌肉的。

由粗到细

宝宝开始只能用手掌抓东西,渐渐地拇指和食指可以分开,抓取小颗粒状物品。宝宝手部动作的发育就是一个从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的过程。

由简单到复杂

宝宝从简单地走、蹦、跑、跳到节律优雅地跳舞,从牙牙学语到背诵诗歌,从用笔乱画到能画出漂亮的图形,这些发育就是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由低级到高级

这是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从仅能听到声音(低级)发展到模仿爸爸妈妈说话(高级),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高级),就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