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胚胎的形成(2)

怀孕不可不知的1001个常识 作者:金海豚婴幼儿早教课题组


第1周:即从受精、卵裂、胚泡形成,到植入。

第2周:即胚泡的营养层和内细胞团在子宫内膜中的发育。

第3周:原始外胚层分化出了中胚层,自身形成固有外胚层即胚胎外胚层。

第4周到第8周:在此阶段3个胚层各自发育成若干特定的组织和器官,在这一期末主要器官系统已经全部建立起来了。

胚胎有身体感觉吗

在孕3周末胚胎神经板形成,第4周形成前脑、中脑、后脑,前脑发育成大脑半球,中脑发育成动眼神经、滑车神经核、脊髓束等,后脑形成小脑、桥脑、延髓及运动神经等。孕8周细胞突的连接功能完成,可见颈及躯干。孕10周胎儿有自主活动,面部刺激可引起闪眼、开口和不完全手指及足指掌部弯曲等动作。故胚胎应该是有身体感觉的。

为什么胎儿看起来头大身子小

发育着的胎儿之所以看起来是头大身子小,道理很简单:在受孕的最初几周内,大脑和头颅的发育速度远远快于身体的发育速度。后脑勺的发育速度比脑袋前部发育更快,因而胎儿的脑袋看起来像在打瞌睡或者蜷曲在身前。

胎儿肢体什么时候开始发育

相对于胎头及内脏器官来说,胎儿肢体生长速度较慢。大约在孕5周,胎儿肢体看起来像小叶芽或者皮肤皱褶。这些肢芽逐渐形成软骨(骨骼的雏形),直至孕8~9周,手指和脚趾形成。差不多在孕12周,软骨渐渐形成骨化中心,钙开始沉积于此部位,最终形成硬骨,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至胎儿出生。起初,手和脚看起来差不多,在孕12周后,手和脚才慢慢有了分别。

胎儿胳膊和腿发育的速度一样吗

从一开始,上肢的发育速度就比下肢快得多。在胎儿期和婴儿期,人体的生长发育首先从头部开始,然后逐渐延伸到尾部(下肢)。婴儿有意识的动作发育,也先从抬头、转动开始,然后发展到用手取物,进一步发展到躯干的转动与直坐,最后发展到下肢的活动及下肢与其他部位的协同动作。因此,在婴儿期,宝宝很自然地学会抓取物品远比学会爬或走路早。

胎儿什么时候能够看到和听到

在孕6周,原始的眼耳看起来像脑袋上的小隆起,眼睛出现轮廓,外耳开始有小皱纹。在孕9周,眼睛和内耳发育成熟,这时辨认起来就容易得多了。但是眼睛仍然是闭合的,直到孕中期神经系统完全成熟,眼睛才能发挥功用。

胎儿血液是如何产生的

胎儿血液循环约于受精后第3周末建立,此时红细胞的生成主要来自卵黄囊,妊娠10周时肝脏为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器官,以后骨髓、脾逐渐有造血功能,妊娠足月时骨髓产生90%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在原红细胞、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内合成,包括原始血红蛋白、胎儿血红蛋白和成人血红蛋白。在妊娠前半期均为胎儿血红蛋白,妊娠最后4~6周成人血红蛋白明显增多。胎儿血循环出现粒细胞是在妊娠8周后,妊娠12周胸腺、脾产生淋巴细胞,成为抗体的主要来源。妊娠足月时白细胞计数可高达15×109/L~20×109/L。

胎儿心脏是如何发育的

心血管系统是胎儿发育中首先有功能的系统。胎儿心脏于受精后第18天或19天在先心区开始发育,细胞密集,成为左右各一条的心索,以后变成管状的心内皮管,此两管渐接近并融合,在第22天时形成一个心管,随着心管的融合,其周围形成一层厚的细胞层,即心肌外膜,以后又分化成心肌和心膜。里面的心内管扩张后形成心内膜。心管心球、心室及心房。不久,心脏发育成“U”字形的球室袢,以后又形成“S”形的心脏,然后逐渐形成4个腔室,其中两个成为心房,接受血液,另外两个成为心室,泵出血液至肺和全身其余部位。在孕9~10周时,独特的瓣膜在心房和心室的出口形成,确保血液只能顺着一个方向流动,而不会返流。胎儿的血液循环也就与孕妈妈的血液循环清楚分离了。

胎儿的心脏什么时候开始跳动

胚胎心脏跳动开始于第21~22天,此时尚无神经组织出现。当胚胎长度15毫米时,心率为65次/分,45天时为125次/分,63天时为175次/分,然后逐渐降低,105天时为145次/分,妊娠中期至足月胎儿心率为135~155次/分。

若胎心率持续10分钟以上都<120次/分或>160次/分,表明胎心率是异常的。目前胎心监护仪的应用已较为普及,在胎心监护时,发现胎心图形有异常,也常常用来表示胎心异常。胎心异常多数情况下是代表胎儿在宫内缺氧,胎心异常的程度越严重,常意味胎儿缺氧也越重,但并非所有的胎心异常都是缺氧引起的。孕妈妈本身的情况也影响胎心的变化。

什么时候能听到胎儿心跳

听到胎儿心音可确诊妊娠为活胎。于孕12周时,可通过一个叫做“胎心多普勒”的仪器探测胎心,它是高频声波,对胎儿无影响的超声多普勒声波。在孕18~20周时可用一般听诊器经孕妈妈腹壁听到胎儿心音,胎儿心音呈双音,节律整齐,似钟表“滴答”声,速度较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