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孕前(7)

十月怀胎不可不知的1001常识 作者:金海豚婴幼儿早教课题组


遗传、优生、胎教之间有什么关系

遗传是优生的基础,也是胎教的先决条件。在自然界,只有先天素质良好的种子才有可能结出优良的果实。同样道理,只有继承了父母双方良好遗传基因的健康胎宝宝,才能发育得更好,而在其发育过程中,胎教是不能少的。胎教就是对母腹中胎宝宝的感觉器官进行刺激,前提是胎宝宝必须具备健全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及全身各器官。如果是一个先天性痴呆的智残胎宝宝是不可能接受胎教的。

研究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范围相当广阔的智力潜力,这个范围的上限和下限是由遗传决定的。一个孩子,虽然父母的遗传基因很好,但如果这个孩子生活环境差,没有接受良好教育,个人也不努力,那么他的智力发育就会受到限制,智商就较低;相反,虽然有的孩子的父母遗传基因一般,但这个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个人又勤奋努力,他的智力就会得到充分发育,智商就较高。当然,如果父母的遗传因素很好,孩子从出生后又得到良好的教育,个人也勤奋上进,那么他的良好的遗传的智力潜力与外界环境、教育及个人努力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专家将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环境、教育条件(包括胎教),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称之为决定人们智力差异的三要素。

配偶的智力对胎教有什么影响

孩子的智力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决定的,而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取决于配偶双方的智力水平。如果父母双方智商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子女的智商也高,这就为胎教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且,智商高的父母,能够正确地实施胎教方案,对胎宝宝的智力发育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可以说配偶的智力高低对胎教有一定的影响。

体质遗传与体质对胎教有什么影响

在择偶时千万别疏忽了对爱人健康体质的挑选。因为,聪明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充沛的体力做基础的。人的智力的物质基础是大脑神经细胞,要使神经细胞活跃,就需要供给充足的氧气和血液。成人脑的重量不过占体重的2%,而脑的血流量却占全身血流量的20%,要使脑细胞的血液循环良好,就必须有健康的体魄。这种健康体质,同样受遗传因素控制。

一个优良的个体必须来自优良的受精卵,而一个优良的受精卵,则必须来自一个优良的精子和一个优良的卵子。这两种不同的生殖细胞又必须分别来自身心健康的男女。实现优生,必须从选择配偶做起。就是说要使受精卵含有较好的遗传基因,赋予胎宝宝以优良的遗传素质,并通过控制胎宝宝发育的内外环境,使胎宝宝原有的遗传潜能得以更加完善的体现。

智商与胎教有关系吗

智商被当做判断孩子聪明与否的核心要素。

智力发展包含着许多复杂的因素。智力以脑组织正常发育为物质基础。首先得保证孩子的大脑是完好的、功能是正常的,再加上后天的教育,才会使孩子获得较高智力。因此,准妈妈实施胎教,就必须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营养,使胎宝宝生长发育有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胎教是有意识地对胎宝宝进行教育,在大脑形成期给予充分的营养和适当的信息诱导发育。适宜的开发,大脑越发育大脑皮层的沟回相应地也就会越多,孩子也就越聪明。相反,孩子出生后会表现出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大自然与胎教有关系吗

大自然中新鲜的空气有利于宝宝的大脑发育。有人曾在动物身上做实验:将怀孕的兔子和大鼠分别放在箱子里,然后观察结果,发现它们所生的幼仔出现无脑畸形的概率非常高。这项实验说明氧气对大脑发育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人类来说也是一样的。大自然可以给宝宝提供充足的氧气,郊外、公园、田野、海滨、树林等对人身心健康极其有益的负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可高达数千,甚至上万个。但是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室内,每立方厘米却只含40~50个负离子。因此,准妈妈应经常到大自然去吸收这种“空气维生素”。

实施胎教后的宝宝有什么特点

实施胎教后出生的宝宝常具有以下特点:

1.对音乐敏感,有音乐天赋。一听见胎教时期听到的音乐,就会露出非常高兴的表情,并随韵律和节奏扭动身体。

2.心理行为健康,情绪稳定。宝宝脸上总是挂着笑,乐呵呵的,活泼可爱。啼哭时稍给予安慰,哭声就减小,甚至停止哭泣,并能追寻声源。吃奶后入睡快,清醒时目光亮而有神。夜里能睡大觉,很少哭闹。

3.语言发展快,说话早。有的宝宝2~3个月就能发“ɑ、u、bɑ、mɑ”音,有的半岁会发“爸、妈、爷、奶、姨”音,1岁会说2~4个字的句子。

4.运动能力发展优秀,宝宝学习抬头、翻身、坐、爬、站、走都比较早,动作敏捷且协调。

5.手的精细运动能力发展良好,抓握、拿、取、拍、打、摇、对击、捏、扣、穿、套、绘画等能力强。

6.学习兴趣高涨,喜欢听儿歌、故事,喜欢看书、看字,不少宝宝还不会说话,就拿书要妈妈讲,学习汉字的能力惊人,智能得到超常发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