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个故事说的是清高,取自《杂宝藏经》。
话说在古代,有一个国家环保工作做得非常不好,空气污染得很厉害。施主们知道,但凡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便会出现一些恶劣的天气,比如沙尘暴、酸雨什么的,而这个国家所面临的恶劣气候,就是酸雨。
可这个国家所落下的酸雨,比我们固有思维中的酸雨危害更大,这种酸雨里面有一种特殊的物质,人一旦饮用含有这种酸雨后,便可能会行为失常。
唯一让人欣慰的是,这种行为失常只是暂时性的,发作期大约是七天,症状类似于武侠小说里被点了穴,如果没有人给你解,过了一段时间,自己也就好了。
故事就这么开始了。这一天,原本是一个正常的工作日,国家里所有的公民都在上班,其中也包括皇帝和大臣。临近下午,天空中忽然飘来很大一片乌云,乌云缓缓地飘向城市天空,渐渐地遮住了太阳。
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望着天上的乌云,大家心里都在想,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一块乌云,真是太少见了。
紧接着远方传来一阵阵雷声,原本关注天空的人一哄而散,因为大家知道大雨就要来了,所有的女施主都忙着回家收衣服,而所有的男施主也都忙着回家帮老婆收衣服。
在这个城市中,有一个人无聊地坐在花园里,没有任何行动。
这里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在大雨来临的时候,会有人不去收衣服而是干坐着呢?
原因只可能有两个。
第一,他的家境贫寒,只有一件衣服,已经穿在了身上,不需要收衣服。但这种可能在这个国家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相当出众的,每个人都有很多件衣服。他们国家的主要矛盾并不是有没有衣服穿这种简单矛盾,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那么,这个人不去收衣服的原因就只能是另一个了,他是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皇帝,他本来有很多很多衣服要收,但是刚才乌云来临的一瞬间,都被群臣抢先收走了。
被剥夺了收衣服乐趣的皇帝坐在花园中,无聊地托着下巴,他心想,我做点什么呢?
他抬起头,再次看看乌云,忽然心中有一种念头升腾起来。
他心想,这云来得蹊跷,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酸雨云吗?
皇帝的心中疑惑起来,他不能确定自己的判断,但是心想,反正也无聊,不如做点什么,他找来一个盖子,把花园中的井口盖上。
雨,没有意外地来了,落到了山川与溪流间。只有一个地方没有落到,就是井口被盖子盖得严严实实的后宫井里。
这场雨,确实是酸雨,富含了让人行为失常的物质的酸雨。
一夜过后,全国人民都疯了,大家脱掉衣服,头上抹着泥,在大街上跑来跑去,这其中当然包括大臣们。
只有一个人神志清醒,他就是皇帝,只是此时的皇帝还不知道外面的情况。这也很正常,有多少上层人物能知道民间的疾苦呢?
到了第二天清晨,皇帝照常去上朝了。他坐上龙椅,照例向朝堂上一看,不禁呆住了。
朝廷上的大臣们横七竖八地躺着,每个人都光溜溜的。
皇帝感到一阵眩晕,心中大喊,OH,MY 佛祖,这是怎么啦?虽然我前几天开会的时候,确实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是坦诚,但是也不能这样吧!
皇帝心里对自己说,冷静,冷静,不能发火,一定有原因,一定有原因。
他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回顾了一遍,忽然明白了,没错,大臣们是中了雨水的毒了。皇帝叹了一口气,因为他知道这种毒无药可解,只能耐心地等待七天时间。
皇帝抬起头看着群臣,忽然发现群臣也在看着他,但是眼神中都有一种惊恐。
此时,在群臣的眼中,他们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反而看到了一个穿着怪异的皇帝,让他们无法忍受。
群臣慢慢聚拢在一起,几位持重的老臣眼中含着泪水。
他们说:“不知道我们做错了什么,皇帝年轻、任性、不懂事我们可以容忍,但是怎么能,怎么能穿着这种奇装异服来上朝呢!”
老臣难过得就要说不下去了,他擤了一下鼻涕,然后说:“皇帝在朝堂上穿这种奇装异服,若被百姓看到,泱泱大国的颜面何在呀!”
群臣不由得落下泪来,一位老臣站了起来,坚毅地看着国王。伤心的群臣忽然感受到了什么,一个个站了起来,坚定地看着国王。
风从朝堂上吹过,按戒嗔的估计,这时候,他们身上应该是有点冷的,但是每个人却又浑然不觉,因为他们的心已经热了。
没错,群臣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管他们的行为是否属于犯上,他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强行让皇帝恢复正常。
皇帝望着群臣,他们忽而落泪、忽而热血的样子,着实让人不解,可是他们现在忽然站成了一排,一步步地向自己走来,竟形成了合围之势。
皇帝的目光在群臣的脸上扫过,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他发现每个大臣的眼神里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
可这到底是什么呢?皇帝顺着A大臣、B大臣、C大臣、D大臣、E大臣的眼光看过去,在五条射线中,他找到了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就是自己龙袍上的纽扣。
皇帝心中大惊,难道他们想强行脱我衣服吗?
他再次扫视群臣的目光,只有一个例外,是一个武将,他的目光落在皇帝的脖子上,皇帝的恐惧又增加了一些,难道如果我不脱衣服,他们就要杀了朕吗?
这里戒嗔要特别解释一下,其实这个武将并没有弑君的意思,他只是眼神不好,没有看到扣子,所以准备直接从领子上撕了。
皇帝看着群臣一步步逼近了,他忽然大叫一声:“STOP!”
群臣停下脚步,警惕地看着皇帝。
笑容在皇帝的脸上绽放,他柔和地说:“各位爱卿,我可不可以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呢?”
领头的老臣说:“皇帝请说。”
皇帝小心翼翼地说:“我可不可以自己脱呢?”
群臣相互看着,事情发展得比他们预想的要顺利很多,因为他们也觉得强迫来的结局并不好,万一皇帝秋后算账可怎么好?现在皇帝自觉自愿脱衣服,大家的责任就不是那么大了。
领头的老臣连连点头。
皇帝回到后宫,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噼噼啪啪地掉到脱在地上的衣服上,他转过身不敢往自己身上看,怕抑制不住自己的羞愧。
他看到地上有一堆泥巴,觉得自己这样子没法见人了,便蹲下身子,把泥巴涂在脸上,然后走回朝堂上。
群臣都满意地看着皇帝,不过大家心中也有一点点的陌生感,因为光溜溜的皇帝毕竟以前没有见过。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到了第七天,毒雨的效力过去了,大臣一个个都恢复正常,穿得漂漂亮亮上朝去了。
在朝堂上,他们忽然看到一个光溜溜的男人坐在龙椅上,透过那人脸上的淤泥仔细看去,仿佛是皇帝。
皇帝看看大臣的样子,知道他们好了,赶快回后宫换了一身光鲜的衣服,然后对大臣说:“我这几天就是这样过的,你们疯了,我只有顺着你们,不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刻不停地前进,一刻不停地修行。
但世间纷乱,鲜亮与污秽共存。
我们期待,有一颗高尚的心。
我们期待,有一个在任何时刻、任何环境中都不坠落的灵魂。
我们期待,能抗拒污物的侵袭。
要怎么表现自己所领悟的清高?
其实不需要表现。
用凌驾于别人的眼神去看待困惑的众生,你的心已经在向下坠落了。
在醉酒人群中夸夸其谈的人,往往是醉而不自知的人。
不去张扬与没有是两回事。
如果你不能容忍别人没有和你一样的清高,那么你的清高与卓尔不群往往只会让自己更加孤独。
随波逐流并不一定是消极的生活态度,它可能是我们融入周围和改变周围的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