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为了金钱,阿谀奉承;有很多人为了金钱,失去尊严;有很多人为了金钱,出卖灵魂。在金钱面前,没有几个人能够摆正心态,行得端正。
我们或许都听过这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字面意思是在否定金钱的作用,其实是在大加肯定,毕竟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有这样一则典故:
赵四去挑水,看见一只金苹果飘来,“扑通”一声掉到了井里。赵四一看,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只见金苹果好像在他眼前晃来晃去,并且越晃越大。像一座小山,然后小山又变成了金碧辉煌的宫殿,他舒服地住在里面,享着清福。可是忽然,他眼前和脑海一片模糊。“扑通”一声,赵四掉进了深井,不一会儿就淹死了。井里的一条小鱼说:“唉,财迷心窍,有时会枉送性命的呀!”
王六去挑水,也看见一只金苹果飘来,同样掉到了井里。王六心想:“这回我发大财了!”就跳下水去捞金苹果。王六的水性好,不一会儿就把金苹果捞起来了。发了财的王六,建起了豪华宅院,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一家人因为不劳动,丧失了生存的本领。后来,金苹果被花光了,王六一家人沦为乞丐。
陈二去挑水,看见金苹果飘来掉进了井里。陈二想:“村里的人穷,孩子们没有学堂上学,我如果把苹果捞起来去建学堂,那么孩子们就有读书的地方了,岂不是功德无量吗?”
于是陈二唤来村里的人,一起把金苹果捞起,建了一所学堂。村里的孩子有地方读书了,后来这个村走出了很多能人,村子也成了有名的文化村。后人为了纪念陈二的功德,就在村口为他塑了一尊铜像,手里捧着一只金苹果,受到了当地人世世代代的敬仰。
孩子问一位智者:“‘有钱能使鬼推磨’究竟是什么意思?”智者说:“这句话是形容有了钱,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到,也就是说金钱是万能的。”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是啊,这么幼小的孩子怎会领悟世道的复杂呢?就连我们这些成年人的价值观念往往都是在一日三变,何况是孩子。
曾经有幅名为《高手》的漫画:那些艺人用手中的线将木偶操纵得灵活自如,一位“高手”却用大把的钞票将人操纵得得心应手。究竟哪个是“高手”?这是讽刺那些以金钱为手段的“高手”,而那些在金钱的诱惑下的“钱奴”不更像是一个小丑吗?
金钱能使爱情蒙羞受辱,同样能使夫妻分道扬镳,使父子反目成仇,甚至产生敌对仇恨,引起血腥杀戮。
但是没有钱又是痛苦不堪的,你看那没钱交学费的孩子求知的眼睛,你看那无力治疗的重病者求生的渴望,你看那离乡人撕心裂肺的痛哭,你看那万念俱灰的穷人作出痛不欲生的选择。
我们没有必要视金钱如粪土。但有一点必须明白:“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只是为了吃饭。”同样的道理,“赚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活着,但活着的目的绝不仅是为了赚钱。”
面对金钱,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底线,不要过于痴迷而不能自拔,不要“心为形役”,何不淡然点、洒脱一点。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说过:“金钱能买来食物,却买不来食欲;金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金钱能买来熟人,却买不来朋友;金钱能用来奉承,却带不来信赖。”
但是,我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钱。并且,我们学习所需的辅导书、出门旅游、创建企业或公司周转都不能没有钱。除此之外,金钱还能使我们去帮助他人。既然它对我们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怎样使用它呢?
其实有很多人承认自己是很物质、很世俗的,想比别人过得好。但要坚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得”的道理,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换来的钱用着会坦然自豪,并且问心无愧。
合理、正确地使用钱,把它花在该花的地方,那么,我们就是金钱的主人。但如果不规划、不合理地使用钱,把它花在一些奢侈的地方,挥霍成性,最后导致债台高筑,那么我们就沦为金钱的奴隶。
养成合理用钱的习惯,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的灵魂便会更纯洁,道德会更高尚,人生会更有意义。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使我们的灵魂更加纯洁,使我们的道德更加高尚,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