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客吃饭,不一定是有求于人,更多的是为了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因为它的意义在于一起吃,是吃人情、吃血缘,剩下的只是不分彼此的和睦融洽。融洽过后,便称兄道弟了。
“饭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交际方式。“饭局”一词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饭局的历史则能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且见诸于二十四史之中的著名饭局更是不可胜数。中国历代的兴衰成败似乎都同饭局有着密切的联系。饭局,在中国承担了太多的功能,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整部历史与政治都能与饭局联系起来。同样在当今社会,饭局在我们财富的制造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阿龙是公司的销售经理,每周做工作计划的时候,总会事先确定他要同哪些人见面,然后有条理地安排4顿早餐、4顿午餐和两顿晚餐,来跟他有来往的人士聚餐,可能是客户、朋友、某些有影响力的人,或者是一些潜在客户和其他人。然后在很愉悦的就餐过程中加深彼此的印象。
“吃一顿”是简单并且有效的方式,在饭局上人的情绪大都会非常好,更容易让彼此产生好感,结成深厚的友谊。假如要拜访10位客户,那么就需要花费许多时间,但是运用饭局拜访客户,那么在还没展开正式工作之前,就已经见到了10位客户。一般情况下像这样的吃饭机会,不但可以加强与客户现有的关系,甚至能更进一步得到某些很有价值的回报。
我们中国人尤其喜欢在饭桌上处理和解决事情。当我们要把一种陌生的关系转化成一种熟悉的关系时,请客吃饭,就无可厚非地成为首选的最佳方式!中国人请客吃饭,是为了解决问题。当我们点上一桌菜一起吃,所有人的筷子都伸向同一道菜,所有人的勺子都伸向同一碗汤,这就表示我们获得了同一种食物,这就意味着我们获得了同样的生命源泉,也因此我们就成为兄弟。即使没有成为兄弟,至少也从生人变成熟人。中国人的饭局离不开烟酒,烟酒也可以协调人际关系。两个人见了面,递根烟过去,说起话来就比较融洽。烟虽小却也是人情,只要对方接了烟,也就算领了情,开了口子,搭了桥梁,下面的文章也就好做了。
如果说烟能打开局面,那么酒则能打破界限,能最有效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与隔阂的最佳选择就是酒。在酒席上是没大没小的,一杯下肚,全身放松;两盏入怀,宠辱皆忘。酒喝到一定程度,气氛便会空前热闹,不分宾主,不分贵贱,人人平等。剩下的只是不分彼此的和睦融洽,而我们要的就是这种平等和融洽。融洽过后,下次见面便是轻车熟路,称兄道弟了。
但是在饭局上,切记不能过于急功近利。谈话内容一定要有弹性,不要硬性推销。因为在饭局上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人们对你的这种方式是否接受。所以吃饭时最好不要谈工作。有句古语说得好:“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只要答应和你一起吃饭,下次合作时,他又怎好意思拒绝你呢?
假如每年你有700次的机会,同那些可以为你带来正面效果的人一起吃饭,那么可以想象你在个人和事业两方面,一定都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