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节 什么才是最好的营销策略

野心的力量:揭秘富人不说,却默默在做的事 作者:郝晶


薄利多销曾一度被喻为商界的一把上方宝剑,使商界英雄挥舞这柄宝剑就可笑傲江湖,殊不知剑乃双刃,舞之不当,伤及自身,而薄利多销也就变成致命的毒蘑菇!

中国在最近的几十年里都是价格低廉的“世界工厂”。在全球经济链条中,处于最低环节,因为工人工资最低,赚取的利润也是最少。但一大部分企业仍然停留在成本竞争的层面上,很多企业依靠这种血淋淋的价格手段壮大起来,以为“薄利多销”就应该是这一时代市场竞争的不二法则:促销成为国内商人首选的营销方法;买赠、底价供货,是国内商人对渠道商的最大卖点。

然而,在市场发展中,财富思维中的“薄利多销”法则正在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首先,消费者的品牌消费行为越来越多。许多奉行低价法则的企业突然发现,顾客已不再喜欢低价了。从前,他们对低价趋之若鹜,但是现在,尽管价格已经最低,但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表现得更好的品牌。在同等量级的品牌中,价格会左右他们的选择,但在没有品牌支持的低价的情况下,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

其次,低价销售往往等同于慢性自杀。低价销售造成的低毛利,根本无法支撑企业在产品升级、研发上的投入,更不能向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于是企业常常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低毛利导致无力研发,缺乏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推出,老产品也不得不降价以获得销量,直至亏损。可是为什么沃尔玛、格兰仕的低价策略就能奏效呢?殊不知,以“价格屠夫”出身的格兰仕,也基本上全面放弃了低价策略,主推光波系列高端产品;沃尔玛的“天天平价”也不过是打着“低价”的幌子,实际上是“高低定价”的伎俩而已。

所以说,如果仍抱着“薄利多销”价格战不放,是注定没有出路的。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厚利多销”的时代。

哈佛大学商学院在其MBA案例教学中反复列举了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

20世纪30年代,由于欧洲经济大萧条的影响,导致法国巴黎某制造印刷机的工厂不得已倒闭了。有一位绅士却自己贷款买下了这个破厂。他认为这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因为这个时候,经济萧条,商品滞销。于是为了大力推销商品,各公司都争相印制广告和类似于海报的宣传品。这位绅士正是看准了这一市场需求。新机器每台成本不足几百美元,可他却将每台售价提高到几千美元。他说:“对于这种有特殊用途的产品来说,定价越高,越容易销。”果然如此,这位绅士在整个欧洲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发了一笔大财。

美国有一位企业家,靠“厚利多销”取得了成功。

1945年的夏天,这位企业家到南美谈生意时,发现圆珠笔市场广阔。回国后,他与人合作,不久就研究出了自己的改进产品,并利用当时人们崇尚原子热的情绪,取名为“原子笔”。之后,他拿着一支样品来到纽约,这支笔能在水中和高海拔地区写字。这是他根据圆珠笔的特性和美国人追求新奇的性格精心制定的促销策略。事实证明,公司主管对此非常感兴趣,一下子就订购了2 500 支。

那个时候,这种圆珠笔的生产成本不到1美元,但这位企业家却果断地将售价提高到125 美元。他认为,只有这个价格才能让人们觉得这种笔与众不同,配得上“原子笔”的名称。通过自己的努力,同年,金贝尔百货公司首次销售他的圆珠笔,没想到竟然出现5 000 人争购“奇妙笔”的壮观场面。而大量订单也像雪片一样飞向这位企业家的公司。仅用了半年时间,他生产圆珠笔所投入的26 万美元的资本,就已经获得1 558 608 美元的税后利润。

“厚利多销”是财富胜算的不二法宝,以下是一家上海小型化妆品企业的真实案例。

上海有一家小型化妆品公司,经营多年,但年销量不过2 000万元左右。2007年下半年,企业开始面临严重的危机。

第一,上海市将最低工资标准定在960元/月,并严格要求企业为员工缴纳规定的社会保险,并按时支付员工加班费用。因此,一个工人成本从700多元/月上升到1 400元左右。

第二,各种包装材料、生产原料都上涨了30%左右,长途运输成本上升了20%以上。总经理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情况,企业一年下来将净亏损100多万元。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经过几次管理层会议之后,企业决定转型。

1产品研发。经过市场分析,企业决定开发一种全新产品——“黄金”系列,此系列护肤理念是:白天护肤,夜晚养肤。这一理念得到了中医与消费者的肯定。

2价格策略。“黄金”系列产品的定价高于原来产品价格70%,为了支撑这一价格体系,企业在产品瓶形外观设计、外包装设计、广告宣传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投入,使得产品形象与价格相得益彰。

3销售策略。以前的订货会的奖励都是采用订货返利或买赠政策,刺激经销商进货;现在企业决定取消所有的货物奖励或返利政策,而改为销售服务支持。比如,经销商一次订货10万元,公司专业推广团队将在当地市场举办各种路演、促销活动,并负责培训经销商队伍。经过努力,两个试点市场月销量均实现了一倍的销售增长。

截至2008年8月,该企业销售额已突破2 000万元,同比增长97%,其中“黄金”系列销售占比43%,成为公司“厚利多销”的主力产品。

“厚利多销”是运用价格手段获取高额利润的一种营销策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供需平衡和按质论价、等价交换的体现。

“厚利多销”并不是简单地提高售价,而是要了解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并通过完善经营来取得高额利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