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 有色金属选矿的基本概念(1)

铅锌选矿技术 作者:戴晶平


1.6.1 有色金属选矿工艺其本概念

(1)选矿。选矿是利用矿物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差异,借助各种选矿设备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分离,并达到使有用矿物相对富集的过程,从而达到冶炼对矿石品位的一定要求。

(2)选矿工序。选矿过程中使矿石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基本环节(亦称作业)叫选矿工序,通常有选前的矿石准备作业,选别作业,选后的脱水作业。选前的准备作业是基于后续作业对物料的粒度的特殊要求,将矿石粉碎,使其中的有用矿物和脉石达到单体解离的工序。选别作业是将已经单体解离的矿石采用适当的手段,使有用矿物和脉石分选的工序。脱水作业是按照浓缩、过滤、干燥三个阶段来脱除选矿产品中的水分,减少对于运输和冶炼过程中的不利影响。

(3)原矿。选矿所处理的,从矿山开采出来的矿石称为原矿,即选矿厂的原料。

(4)中矿。选别过程中得到的中间的尚需进一步处理的产品。

(5)精矿。选矿厂分选所得到的有用矿物含量较高,适合于冶炼的选矿最终产品。

(6)尾矿。选别后排弃的“废料”,其中有用矿物含量很低,不需进一步处理(或技术经济上不适合进一步处理)的产物。

(7)预选作业。是指在矿石入选前,采用人工或机械设备把矿石中的废石预先选出丢弃,以达到矿石初步富集的过程。主要包括:①手选;②光电拣选;③重介质选矿;④磁电选矿等。

(8)碎矿。利用选矿厂粉碎设备,将采出的矿石粉碎到某种产品粒度要求的过程。

(9)筛分。利用筛子将粒度范围较宽的混合物料按粒度分成若干个不同级别的过程。筛分时,留在筛上的物料称为筛上产品,通过筛孔的物料称为筛下产品。

(10)磨矿。磨矿是将破碎后的矿石磨细到满足分选粒级要求的过程。

(11)分级。它是根据矿粒在介质(水或空气等)中沉降速度的不同把物料分离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粒度级别的过程。分级有水力分级和风力分级两种。

(12)选别。选别作业是将已经单体解离的矿石,采用适当的手段,使有用矿物和脉石分选的工序。常用的分选方法有浮选法、磁选法、重选法等。

(13)精矿处理。主要是指精矿脱水。通常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沉淀浓缩,常用沉淀池或浓缩机等设备,把很稀的矿浆浓缩到含水分为30%~50%的矿浆。第二步过滤,用过滤机使精矿产品的水分达到8%~16%。根据具体情况,特别是对精矿水分要求严格或北方地区的冬季,有时还需要第三步干燥,把物料用干燥机烘干,可以使物料中的水分降到6%以下,但干燥脱水费用高,精矿损失较大,所以目前在选矿厂中常采用的是浓缩、过滤两段脱水流程。

(14)网目。在筛分作业所使用的筛子中,泰勒标准筛的筛号以“网目”表示,它是指1in(相当于25.4mm)长度内所具有的筛孔数目。它反应了筛孔尺寸的大小。例如,0.074mm的筛子,即表示1in长度内有200个筛孔,相当于其筛孔尺寸为0.074mm。另有一种德国标准筛,这种筛的网目是1cm长的筛网上的筛孔数。

(15)矿浆浓度。矿浆浓度是表示矿浆中固体矿粒的含量,常用固体的质量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液固比或体积比表示。

(16)粒度。表示选矿过程中矿物颗粒的大小。球体和立方体物料颗粒的粒度分别用直径和边长表示,对不规则物料颗粒,可用具有相同行为的球体直径作为其等效直径。

(17)选矿药剂。凡是在选矿过程中,为提高该作业的效率而加入的化学添加剂,统称为选矿药剂。它主要分为调整剂、抑制剂、活化剂、捕收剂、起泡剂、分散剂与絮凝剂,助磨剂,脱水剂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