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我们为什么要

禅说庄子(三)大宗师 作者:冯学成


我们怎样把已知和未知平衡起来,使我们心安,使我们永远圆满地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游刃有余?这就离不开养,养生、养心。为什么要"养其知之所不知"?无知是一切知的母体,离开了无,就没有"有"。《道德经》里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我们永远都是通过无知达到有知,如果已经有知了就不可能有了。就像一个杯子,如果里面的水是满的,你再装就装不进去水了,只有杯子是空的,你才能装水。无之后才能生有,无知,你才能生"有知"。有的人骄傲自满,这样也懂,那样也懂,你要真正教他一点新知识,他又学不进去了。要承认自己无知,你才能装进新的知识。

所以我们要"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关系。一般人都向往着已知,把拥有已知当成自己了不起的财富,他不知道拥有无知才是最大的财富。因为无知是一个无限的量,已知是一个有限的量。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无知?就像令狐冲的无招胜有招,有招就是有知,无招是无知。但是善于驾驭有知和无知的这么一个灵感,这么一个能耐,还是需要通过"养"来得以实现。

这个"养"非常重要。所以我在书院里反复强调学和养的关系,学则归养,学习要归于我们的修养。佛教讲修行,就是要对我们的身、语、意三业进行改造,把不干净的东西,把浮躁的东西,把粗糙的、烦躁的东西去掉,把贪、嗔、痴、慢、疑,俱身的烦恼,乃至于身、边、邪、禁、见,现熏的烦恼,知识层面的,所知障的东西全部去掉,去掉以后,我们的三业才能清纯,我们的心量才能圆通,才能圆通于无碍,所以这些都需要修养、修行。

养,我们要怎么养?我们就是要有道气,养道气的前提就要有静气,没有静气就不会有定力,没有定力就养不出道气来。安静的静是修定的定的前提,有了静气,你才能谈得上定力,有了定力,你才能谈得上力量的升华啊!所以,这些都是要通过养来完成的,这个养,就是使我们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我们不在这个矛盾之中自找麻烦,自生烦恼。很多人就在已知和未知的夹缝之中,莫名其妙地疯掉了、死掉了,这种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是太多太多了。

一个真正有道的人,一个见了道的人,实际上见到的就是已知和未知。哪怕你成菩萨了,得了"根本智"了--根本智就是一个无--有了这个根本智,你才能无极。佛教里讲根本智,但也需要"后得智",一切学问都必须要通过学修而来,学养而来,有了这个根本智,你才能谈得上"见道",见道了之后,你才能得"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妙观察智仍然是后得智,成所作智也是后得智。大圆镜智是因果相的,那是一个最高理念,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实际上大圆镜智说穿了说是"广般若",也就是佛教圆顿的圆,一切一切全在它里边了。

"根本智"就是佛教里说的"顿",就是"深般若"。怎样认识顿和圆?顿就是已知和未知的一个中点,《齐物论》里讲"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顿就是这个环中,明心见性--明烦恼生灭心,见真如不动性,还是要见这个圆心,见这个精神的原点。它是个无,有了这个本钱,才能生发万物。"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都是在这一点上生发万物,所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的这个"养"非常重要。

一个人没有饱经沧桑,没有善知识的点化,你就不知道养的奥妙。而这个养,也不是一般地去简单学点、修点、养点,营养营养,还不是这样。它是在道上,明了道以后,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在烦恼和菩提之间,在菩萨和众生之间的交点上才可以"得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