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医早就在应用人体波动信息

不可思议的医学:波动信息能量综合疗法 作者:潘欣祥


回到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望诊是指经由观察人的眼、耳、鼻、舌、口或四肢(如手掌或走路姿态)等相关部位的变化,来了解、判断病因。闻诊则是嗅闻人的呼吸、口气、体味与大小便的变化,来作为诊断依据。顾名思义,问诊即询问病人的身心变化,以作为诊治参考。最神奇的莫过于切诊,也就是经由切按手腕上的脉搏跳动状况,了解疾病的种类与严重程度。高明的中医甚至可以仅凭绑在手腕上的一根细长红丝线,而判断女眷的病情,真可谓出神入化了。

中医在波动信息方面的应用可以分成几个方面来讨论:

把脉

西医也有把脉,但只是了解心脏的跳动频率,知道每分钟跳几下、是否忽快忽慢、有无心律不整等现象。而中医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开始运用波动信息能量医学了。《黄帝内经》云:"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中医学将脉象分得非常详细,包括长、短、数、大、代、细、涩、芤,依部位之不同(寸、关、尺),分别对应心、肝、脾、肺、肾等器官,依照微弱的脉象波动信息来诊断疾病。古代礼教严格,男女授受不亲,不能随便拉手接触,尤其为嫔妃、宫女看病时,御医只能用一条红丝线绑在病人的手腕上,拉着线的另一端以感应脉搏传过来的波动信息,那是何等高深的医学修为!所以说中医是波动信息能量医学的鼻祖,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以前当妇产科医生时,如果家中长辈或病人提起他们曾去看中医,或说中医的把脉有多神准,我一律斥之为江湖之术,不科学。后来则逐渐发觉西医学虽然进步,但有时而穷;进一步研究中医,才发现其中果然有奥妙之处,尤其是在高手师父指点之下,果然一静下心来,就可以慢慢体会指尖传来的脉动节律信息,这与西医单纯量脉搏的做法完全不同。这种信息就好像航海家看灯号或旗语一样,如果未经深入研究与实践,只看到灯一闪一闪、旗子摇来摇去,根本不知道那个人在干什么。

我们虽然不敢与经验老到的中医比,但初诊病人一来,填好名字之后,什么话也不用说,就先把脉,然后告诉他毛病所在,例如有脂肪肝、肝肥大、血脂过高、血管开始硬化、心脏缺氧或右边肩颈酸痛、偏头痛等等,病人听了之后睁大眼睛,非常惊讶。惊讶的原因有二,一是西医博士竟然也会把脉(这不是一向都是西医最排斥、斥之为不科学的吗),二是震惊于症状断得很准,于是医病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有时我们还会加上其他波动信息诊断方法,譬如看女士的舌头,就可以由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断定她可能月经不顺、痛经、经血淤黑、有血块,甚至失眠或睡眠品质不佳。这就西医而言,简直不可想象(西医若没有病人主诉或仪器辅助,绝对无法在一两分钟之内断定患者有失眠现象)。这些都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极为宝贵的知识,但《黄帝内经》只用一小段文字描述,其他的都要靠经验才能完全体会。一个世纪以来,国人都以西医为重,看不起传统医学,包括过去的我在内,孰不知欧美医学界早已默默研究,而且很有系统地把《黄帝内经》中的知识白话化、科学化。例如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rving),就设立了许多东方医学研究中心,国内还有相当多人到此学习,之后再回来行医的呢(只是学历与医师执照都不被承认而已)。

现在物理学家王唯工博士已经成功研发脉诊仪,以电脑分析各种脉象,做出归纳与解释,即使没学过把脉或不精通脉诊的人,只要有这一套设备,就可以辅助进行诊断,真可以说是医学界的福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